洪学智将军在《洪学智回忆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抗美援朝期间,“由于我军长期吃炒面,营养不良,加上进入阵地战后一面战斗一面挖坑道,过度疲劳,特别是初进坑道,阴暗潮湿,很少见阳光,许多部队发生了维生素A缺乏症,一些人得了夜盲症,严重影响了我军夜间作战能力。我作为志愿军副司令兼后勤司令,对这个问题十分焦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国内运来花生、黄豆、蛋粉、新鲜蔬菜和动物肝脏等营养食品,但是因为数量少,杯水车薪,一时难以奏效。
正在我们感到为难之际,从朝鲜老百姓中传出了两个治疗夜盲眼的土方子。
一个是煮松针汤喝。这个方法,据说是我国古代民间传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在南洋作战时用过,很有效。方法是把马尾松的针叶放在大锅里煮,煮一个多小时后,把针叶捞出,让松针水沉淀一下舀出,放上点白糖喝。没有白糖,干喝也行。松针水味道有些苦涩,只要连续喝六七天,眼睛就能看见了。朝鲜漫山遍野都是马尾松针林,不愁没有松针汤喝。我让志后卫生部电告全军,推广这种方法。”
洪学智
生于1913年2月,安徽金寨人。
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副司令员。1951年1月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0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1983年6月到1990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8年9月14日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