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析:《团长》“烂播”成就行业规范?

王朝娱乐·作者佚名  2009-03-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的团长我的团》海报

23家卫视代表共同签属电视剧播出自律公约

3月13日下午,经过一上午的研讨博弈,24家卫视签订了针对电视台烂播电视剧事件的《电视台电视剧播出自律公约》。这24家卫视包括北京、上海文广、浙江、天津、四川、深圳、山西、山东、辽宁、江西、江苏、吉林、湖南、湖北、黑龙江、河南、河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重庆和安徽卫视。正如北京电视台影视中心中任陆彤所说:“基本上买首轮剧的卫视台都来了。”

相逢一笑泯恩仇

谁都知道这次自律大会的缘由是什么,没错,就是那部短短一周内就被播烂了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事实上,由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发起的卫视自律公约大会,本着自愿的原则,最初是没打算带江苏卫视玩儿的。而随着广电总局的深度介入,自律大会变成了一个行业事件。就在12日下午,江苏卫视对此次自律会的态度依然晦涩不明,媒体收到的答复依然是“未有领导参会通知”,而且江苏台还将召开发布会告之恶播事件的缘由以说明情况。

若现在再去较真孰对孰错,似乎已经意义不大。合作难免没有矛盾,大家口口声声依然是“兄弟电视台”。兄弟之间有了过结,说明白了内部协调了也就算了。于是乎,江苏台来,还是不来,是个问题。来了,兄弟们都有面子。就在13日的晚上,一切产生变化,江苏台参会基本上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对于《团长》恶播事件,北京电视台影视中心中任陆彤表示不愿再多谈。“我觉得今天主要是讲自律。这个活动本身是我们北京电视台和上海文广两家共同发起的倡议,原来我们想结合这个倡议开一个关于省级卫视的合作与发展研讨会。昨天下午下班之前,我们也接到了广电总局的通知,把这个会改成由总局主办、我们两家协办的一次会议,我觉得这可能也代表了总局领导对近期一些事件的态度。”

针对当前电视台恶播剧情况越发严重的境况,天津电视台节目购销中心主任刘郡向腾讯娱乐记者感叹:“作为国家媒体,尤其作为省级省级卫星频道,应该对广大观众负责任。出现这种无序竞争的现象,没有一个是赢家。恶播不仅对二轮播放影响更大,作为首轮播出的电视台恶性竞争,其形象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在问及这次协调会议是否解决了实质问题之时,SMG影视剧中心杨文红回答:“应该说是解决了,至少现在大家有了自律的意识,我觉得对于这个行业来说自律是非常重要的。”

有意思的是,这次会中提出了一个“烂播”的概念。所谓烂播,顾名思义,就是电视台不顾编播规播,片面强调收视,一天海量播出N多剧集,最后直到把观众给看恶心了。事实上,这种情况也不是直到《团长》才出现的问题,之前早有类似问题出现。

众所周知,东方卫视在播《团长》的时候,也做了一些剪辑,就是把两集剪成一集,从而加快了《团长》的播出进度,这也成为江苏卫视当初突然连播三集的把柄。

对此杨文红回应:“关于艺术创造,也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首先要澄清一点,有一些媒体提出说东方卫视三集剪两集是为了赶进度,我比较气愤,因为这是把我们说‘小’了,把我们看成了对眼前收视率非常关注的一个台。

从东方卫视的角度来说,上海地面的观众的收视心理可能跟别的台不一样。我们只是要让观众尽快的入戏。东方卫视一直是注重两点,一个是品质,另外就是注重契约。我们合作是有底线的,任何工作的推进与合作,必须以维护各个台的友好关系为前提。所以可能是大家误读了东方卫视的剪辑行为。”

谈及之前有报道曾说东方卫视可能因为别台抢播而向制片方天意影视拒付尾款的消息,杨文红回应:“我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言论,但我觉得今天再说《我的团长》的事情已经没有意义了。”

很明显,在四家联播中,北京卫视处于“最吃亏”一方,当问到“《团长》这事就算过去了是吗?也没有什么处理方案?”时, 陆彤回答:“我觉得着眼于未来吧。”

SMG影视剧中心杨文红(左三)

公约的效力有多大?

从《团长》烂播事件引发的卫视联盟公约,到底能具备多大的效力? 这张由24家省级卫视签署的文书,难道真就成了日后卫视编播维权的尚方宝剑?

如果之前的四家卫视走正规的法律程序,所签定的合同都不能保证相关的正当权益,那此次24家卫视影视部“首领”赴京歃血为盟所签定的圆桌协议,其作用和威力又从何而来?

对此杨文红对腾讯娱乐记者分析,此次联盟自律会议解决了几个问题:首先是各台形成了行业规范与诚信共识;而在法律方面,也令今后的合同签约形式会更加专业化。与此同时,今后在电视台编播的操行实施过程中,行政很可能将跟法律共同配合进行监督与制约。“当法律措施可能不能够及时做到位的情况下,行政可能会出面干预,从而给各电视台一个约束。”虽然目前的公约只是限定在道德层面,但杨文红认为,对于媒体来说,道德层面上的舆论压力可能要比法律层面的相关约束更有效。

那么,自律公约签署之后,电视台就不会再发生抢播与烂播的情况?

杨文红回应:“很难说。因为我不能保证每家台都会在每时每刻遵守自律公约。也可能会有一些电视台一时半会儿出于各种利益违反公约。但是我认为如果再有抢播情况发生,总局肯定会出面的。”

刘郡认为,在当前各大卫视竞争激烈的形势之下,无论是法律还是行政手段,都应加入进来。“将来应该出一些规范性的合同,在条款必须要执行的前提之下,根据自身的利益和情况,或者说在兼顾各家合作电视台的利益的情况下,做一些补充条款,增加合同的细则和弹性,这样可能对一些违规或者损害其他合作方行为的出现,起到制约作用。”

与此同时,作为制作公司来讲,在制定合同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之后应该怎样合理的保护和进行诉讼。谈及制片方可能不愿得罪电视台,因为还存在接着卖片子的问题,刘郡不以为然:“不能这样讲,因为这牵扯到买卖双方的利益。如果制片方不敢说,那就不要制定合同了。合同对双方都有约束的。这个事件恰恰证明,制作公司跟四家卫视在制定条款过程当中,有些内容没有制约或者没有体现,所以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如果有制约的话,作为省级卫视和省级电视台来讲,它们执行条约的力度和自觉性还是挺强的。因为作为国家的宣传机构,它的公众形象很重要,现在的舆论都很自由,电视台也不愿意破坏自己的形象。”

刘郡分析,因为这些合同开始都是“背靠背”,这样就导致了各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了无序竞争的情况。所以需要加大行业的自律条款和自律条约的约定,这中间既要有硬性的,也要有软性的。硬性的是指政府要下达一些相关规定文件;软性的就是指行业的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这方面的一些倡导和要求,营造合理竞争环境。,来进行一些硬性的要求和规定。

湖南卫视影视部主任姚佳(左一)

独播剧成未来趋势?

针对广电总局出台调庭行业自律一事,易凯资本CEO王冉则不以为然:“你这边增加了‘本剧共x集,必须完整播出,播出方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随意剪辑,首播时间定在x年x月x日北京时间20点整’的条款,那边会不会又有人提前弄出一个针对第二天播出内容的‘加长版5分钟预告片’来?

“即便如果这四家卫视真的都同一时间统一播出完全一样的内容来,局面也很怪异。你拿着遥控器按来按去发现好几个频道都在播同步播出一模一样的剧情,选择在哪个频道观看基本上就是在选谁家的台标长得好看。”

在王冉看来,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走向独播。

开始尝试独播剧的电视台已经不止一家。从06年开始,从《大长今》到《大明王朝》到《丑女无敌》,不论是引进剧还是自制剧,湖南卫视坚持开打独播剧市场品牌。事实上,一直以来,湖南卫视坚持栏目和电视剧两条腿走路,而不把宝单押在电视剧上。湖南卫视影视部主任姚佳透露,湖南卫视的电视剧广告收入可以占到总广告收入的40%左右,而栏目也能拿到将近30~40%的广告收入。

谈及多家卫视联播电视剧的形式,姚佳回答:“我们曾经做过这种电视剧联播形式,但是我们在06年完全退出了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有好处也有坏处,今天已经能看出来了。好处是:在一定时间内资金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多家联手能花较少的钱,能够拿到一个很好的项目;不好的方面是,因为各台买了以后,各台利益不同,角度也不同。每个台电视剧档期编播安排的时间都不一样,合作的每个台的接档剧都定在同一天,特别难调整。而且这也不是一部剧的量,一年 360天,天天都得播剧,特麻烦。而就算首播,资源也不是独有的。”

姚佳告诉腾讯娱乐记者:湖南卫视将来肯定不会加入类似四家卫视联播剧的模式。从今年开始,湖南卫视将以自制剧为主,并逐步退出引进剧市场。虽然引进剧的市场一直不错,但姚佳认为,由于电视台对自制剧拥有版权,从投资之初就是长期行为,而购买的剧毕竟有版权期限制。虽然自制剧的风险还是挺大的,但目前投资基本上能够回来。

而对于湖南台一部自制剧《还珠格格》连播十来年的现象,姚佳回答:“这不是浪费,这是我独家资源的再利用。现在别的台还想跟我们买《还珠格格》,我们都不卖。其实很多剧都可以重复播,你在别的台是看不到的。这部剧再播十遍八遍也只有湖南台播,别的台没法播。”

天津电视台近年的长篇独播自制剧也日渐增多。节目购销中心主任刘郡向腾讯娱乐记者分析:做一部剧可能场景需要花五六十万,但是当一部剧拓展成一百集,成本就会降得很低。“我们会加大和加重长篇地域特色题材剧的制作。”

事实上,除了参与多家卫视合作购买,东方卫视也正在与民营公司东方慈文联合制作独家定制剧《傻女最牛》。杨文红坦承:独有占有版权,也回避了目前比如四家卫视协调档期比较困难的情况,另外对于卫视平台来说,该剧气质也比较符合平台形象,也便于整个平台配合该剧做整体宣传、品牌推广。而占有独家版权的自播剧,在市场上就具有独特性,没有了跟其他卫视播出平台的分流,对收视率的提高也会有好处。去年东方卫视的一个自制剧《网球王子》(电视版 电影版),暑期在全国的收视排名上升到了同时段的第一位。杨告诉腾讯娱乐记者,今年的暑期,东方卫视的第二家自制剧《傻女最牛》也将推出。据东方慈文总裁马中骏介绍,这部戏跟湖南的《丑女无敌》基本是同一模式。也是独播的概念。

那么,如此说来,自制品牌是否是将来电视台的趋势?

杨文红对此表示认同。杨透露,就在当天的维权研讨会上,就有一些台提出说,接下来各个台自制剧可能也会成为一个趋势,而团长烂播引发的相关调整,可能也会成为电视制播行业的转折点。

尽管如此,马中骏则对卫视走独播剧趋势还是持怀疑态度。他对腾讯娱乐记者分析:当前卫视处于发展阶段,有能力购买少量的独播剧,又不具备完全购买能力。所以这个时候最需制播各方团结协调,在团结和协调当中,使得更多的优质剧的播出可能性越来越大。“每个台一年的广告收入只有这些,独播的话,你自己想想,如果一个台每年为独播剧投入2.5亿,大概也只能买20%左右的独播,甚至还不到。余下的80%还是要与其他台合作,也就是大家联播,这个是正常的。”

北京电视台副主编张强也认为,“优秀的剧投资成本非常高,电视台独家买断的可能性很小。“我们一年可能买一两部,但是不可能大量地买,在很长时间内,我们还有大量的剧需要跟别人合作。”

事实上,《团长》过后,北京台还将推出谍战大戏《潜伏》,由于先走地面频道,这部剧已经在地方台上发起了较高的收视热潮。而这部剧北京卫视同样采取了与上海、黑龙江、重庆四家卫视合作联播的运作方式。

由于实力和财力等种种因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联播模式还要继续走下去。卫视之间相互的沟通、协调、守信,就变得非常重要。

北京电视台副主编张强(右一)

恶播事件促发行业协调

张强把电视台的恶播战很形象地比喻成是:“神仙打仗,凡人遭殃。”地位处于弱势的制片方根本无力去协调各台之间的矛盾。由于各台之间并无法律关系,一旦恶播,相对吃亏的电视台以此为由而向制片方拒付尾款,制片方将面临血本无归的危机。想到天意影视的总经理吴毅的在恶播未起之初,对腾讯娱乐记者的采访中,颇有些畴筹满志的意味,可谓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至”了。

而在马中骏看来,不只是制片方受伤害,“制片方肯定不是最强势的,但实际上真正受伤害的是大家。有部分卫视和一些二轮播出的卫视,可能会受伤害,这也很有可能连带制片方也受伤害。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大家要赶紧出来来处理这个事情。媒体的自律公约也好,包括后面广电总局可能也会出现一些相关的条例,都是为了使得这些竞争变得有序,不要太乱。”

当有人在惊呼:电视剧疯了《团长》疯了时,也有人在吆喝:团长啊你快让我入戏吧。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的话引人深思:“这部剧真有这么这么好看吗?”

《团长》最高的收视率能上2%(江苏卫视),成为全国冠军,而最低的则是0.4%(云南卫视),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则在0.7%左右徘徊。北京影视频道台后来播的《王贵与安娜》,几乎没有做宣传,收视率已经过8了。同样没做任何宣传,《我的丑娘》的收视率也达到了5%。

在马中骏看来,《团长》恶播事件并不算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情。“《团长》这个事情也只能是个案。这个剧比较特殊,它在播出之前出现了那么多事件,导致已经成了一个热点题材。平媒和网络媒体的互炒,使得大家都比较关注。实际上这类事情早就发生过,将来也还会发生,只是说需要协调处理而已。卫视都是各地的,各地也都有地方的利益。所以各台相互之间不要吵了。

倒过来,虽然恶播不是一个好事情,但最终这个事件能够协商解决,我觉得是个很好的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