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的熊猫,迪士尼和梦工厂貌似唱起了对台戏,只是战略截然不同。从没来过中国、从没见过真熊猫的一帮主创,在银幕上折腾出一只会拳脚功夫的熊猫阿宝。然后,这只熊猫从北美一路横扫到中国内地影院,梦工厂动画《功夫熊猫》干的还是好莱坞最擅长的活儿——大资金、大特技、大宣传下的文化倾销。
5月8日,迪士尼也宣布折腾出了一部熊猫电影《熊猫回家路》,不过它走的却是另外一条道路:在别处安营扎寨,再自产自销。这部投入资金不过千万的小影片,全部在卧龙地区实拍真实熊猫,迪士尼负责发行工作,但主打中国内地市场。
该片去年拍摄时就在四川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片中的熊猫妈妈遇难;今年“5·12”纪念日前公映,该片居然在票房上也成了“小黑马”。
“我们并不是冲着《功夫熊猫》才拍这部电影,我们前后筹备了3 年多时间,根本就不了解梦工厂的情况”,制片人尚洛宾告诉记者。他的创作初衷,只是因为熊猫是全世界都热爱的国宝,所到之处都能引起轰动,“我想在银幕上让大家看到它们最真实的魅力”。
电影剧本由法国人尚洛宾和美籍华人刘伟仪共同完成。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熊猫回家路》的故事甚至可以说俗套。日本童星原岛大地扮演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被老陈收养。老陈在山下的竹林里,发现了带着一对双胞胎小熊猫的熊猫妈妈,通知科研人员来抓捕。后来,一只小熊猫在追赶中失散,被孤儿发现,并把它当做朋友收养。最终,他帮小熊猫找到妈妈,让它们母子团聚,也感动了要抓捕熊猫的大人。
影片的优点和缺点都是简单、朴素。叙事模式非常普通,整个故事构架以及摄影的技巧等都不值得称道。但因为片中有熊猫,活泼、生动的熊猫就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它可以弥补所有叙事、画面上的缺憾。
导演俞钟是在影片开机前5 个月接到任命,他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用他自己的话说,之所以会选上他,是因为制片人看他过去的影片,发现这个导演拍过《我的兄弟姐妹》,应该很会拍小孩子;又拍过《香巴拉信使》,应该懂得动物的情感,也会拍动物;加上他又有野外拍摄经验……
毕竟涉及到中外联合制片,俞钟认为自己发挥的余地并不大。故事要完全照着剧本来,甚至不能随便有改动。影片拍摄中经常会遇到中外双方因文化方面的不同认识而造成的冲突,比如影片中科研人员来抓熊猫时给了老陈一笔钱,导演认为不妥,但在两位编剧看来,这种价值观很正常。
在《功夫熊猫》引起轰动将近一年后,迪士尼带来了自己的“熊猫电影”。《熊猫回家路》由法国人尚洛宾和美籍华人刘伟仪担任编剧,主角是日本童星,导演则是中国人。
影片中还有一处是老陈对孩子“动粗”,口里叫他的时候,脚顺便往他的屁股上踹了一脚。迪士尼方面的制片人坚决要删除这个镜头。尚洛宾解释:“这种方式可能在中国很常见,但是对于迪士尼的电影来说,我们不能要这个,大人一定不能对孩子动粗。迪士尼一直做的事情,就是要让全世界的观众都喜欢,我们不想因为这个镜头,而让人们对迪士尼这个品牌有争议。”为此,俞钟只能说:“其实,迪士尼的价值观才更‘主旋律’,而且要求更严格。”
大多数时候,俞钟面对的难题是:在风景美丽的卧龙,在轨道上架起5 台摄影机,跟着原岛大地追着不同的熊猫奔来跑去。“熊猫是国宝,不能给它打针、吃安眠药,也不能劳累过度。”剧组只能迁就熊猫的生活习性。事实上,熊猫43% 的时间在睡觉,55% 的时间在觅食,只有2% 的时间会用来玩耍嬉戏。所以,整部《熊猫回家路》动用了16 头熊猫参与拍摄,片中那只仅有半岁的熊猫主角,其实是由6 只熊猫替换演出。
为了控制预算,整部电影几乎所有的熊猫镜头都是实地拍摄而成,全片共140 多个场景,有120 多个场景都是真熊猫的演出。只有一场戏,熊猫被追捕,从树上掉进河里,采用了特技合成,因为不敢让国宝冒如此大的风险。俞钟告诉记者,以往内地以及日本拍摄的“熊猫影片”,他基本上都看过:“它们一定没有我们的熊猫戏份多。国产的其它影片就不说了,他们受限于机器设备,人和动物配合也有问题。日本导演的影片因为拍摄限制太多,拍到后来就垮掉了,你明显能感觉到他们的镜头在躲,尽可能别拍熊猫。”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也改变了《熊猫回家路》最终的发展方向。尚洛宾告诉记者,整部影片的构思来自他们多年前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新闻,得知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基地的创始人曾经的一段经历,他本人小时候在山里就救过这样一只小熊猫。他和刘伟仪来到卧龙,除了观察熊猫,还调查了这个故事本身,但是并没有更多的进展。整个故事,就只能在原有的框架下,变成了现在的模样,“小男孩认为拯救熊猫是正确的,所以他为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去年5 月12 日14 点28 分,俞钟、刘伟仪以及其他28 名工作人员正在卧龙为影片做最后的补景工作,半小时前,他们刚刚从悬崖底下的拍摄地点撤出来,俞钟亲眼目睹眼前的山从正中央裂开,路被巨石埋没,瞬间与世隔绝。
剧组一行人徒步露宿两夜,才从卧龙山区走出来,返回成都市区。但是,影片中出演熊猫妈妈的毛毛在这次地震中丧生,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也被完全破坏。今年2 月,俞钟带领剧组又回到了卧龙,他原本打算重新补充一些镜头,却发现一切都变了。影片中那座深山中的石头屋被毁了,漂亮的吊桥也不见了,大片的林野风光都被山顶上滑下来的石头覆盖,卧龙大熊猫自然基地的熊猫也全部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为此,制片人和俞钟临时决定改戏,《熊猫回家路》的结尾部分就变成了对卧龙大熊猫保护区的致敬和纪念。这段有点突兀甚至风格截然不同的纪录片资料,倒也成为点睛之笔,不少观众就是在这里找到了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