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秦豪
在前天于上海电影节期间举行的“中国制造”主题论坛上,内地导演王小帅炮轰宁浩、陆川等“亿元俱乐部”成员,表示除商业之外,电影还需承担艺术与文化的责任与功能,这些导演的电影虽然票房成功了,但是他们作为导演并不成功。此话一出,激起议论纷纷,很多电影人都为此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回应。记者昨日采访了韩国文艺爱情片导演许秦豪,演而优则导的吴镇宇,以及《风声》的导演高群书,三人对这一言论也都有各自的看法。
许秦豪
文艺片导演也需要用明星
作为韩国著名的文艺片导演,许秦豪的《八月照相馆》、《春逝》等作品都为中国观众所熟悉。这次上海电影节,他也带来了自己与内地演员、导演合作的新电影《成都我爱你》。
意见
《投名状》就是商业+艺术的成功
谈到文艺片导演在韩国找投资会不会很困难的时候,许秦豪表示,一来自己的电影都小有名气,二来也会与一些来自亚洲地区的投资合作,所以肯定不需要像有些导演那样去卖房子来筹资。他承认商业电影的确对观众来讲比较有吸引力,所以自己也会有意识地在自己的电影中运用一些商业元素,比如启用有名气的演员等。而他认为一部好的电影,文艺性与商业性其实是可以协调的。就如他近期在韩国看了《投名状》,他认为这就是一部兼具文艺性和商业性的好电影。
动态
想尝试历史电影
拍了多年的文艺爱情片,许秦豪自己也想尝试历史题材的电影。韩国观众这两年对历史电影很感兴趣,所以他很想把韩国上世纪60年代的故事搬上银幕,并尝试在其中加入一些自己童年时代的记忆。
吴镇宇
花60块钱看电影,我为什么要被闷到?
刚刚执导了一部武侠喜剧片《追影》的吴镇宇,其实并不是第一次执导筒。只不过这一次是他首次在内地拍电影,而且是武侠题材的电影。从演员到导演,吴镇宇对电影的商业性和文艺性之争感受颇深。
意见
商业片比艺术片成熟
在谈到会不会把《追影》拿去参加电影节的时候,吴镇宇说自己早就看透了“艺术”这两个字,“其实送到电影节的很多电影都很烂,只要打一个环保的旗号就可以去了,一点也不成熟。反而是商业片,需要由观众的眼睛去检验,需要用脚步去到达,需要用钱来堆积,相比之下还算得上成熟。”
记者向他转述了王小帅的观点,吴镇宇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他说:“拍艺术片就好像你要为你妈妈举办一个生日会,这对你来说当然很兴奋,你倾注了很多情结,所有的部分都让你很感动。但是,我一个陌生人为什么要掏钱去参加这个生日会?你感动的东西我是不是也能感动?这个东西太个人。”
吴镇宇说:“我在拍电影的时候,有个民工有天说很喜欢我这样拍,说他曾经问过一个导演为什么拍的东西他不懂,那个导演就指着他说‘我的电影不是拍给你这样智商的人看的’。我马上就觉得这个导演人品很差。一个民工,花60块去看一部电影,结果还要被闷到,那对于他们来说是种什么滋味?”
动态
拍《功夫熊猫》那样的电影
《追影》是吴镇宇自导自演的一部武侠喜剧电影,他说自己其实并不喜欢“致敬”那些过去的武侠片,只不过自己很怀旧,喜欢不用特效也能让大家看得精彩,而且他的武侠电影里面将不会看到一滴血。“就好像《功夫熊猫》那样,有功夫、有开心。”他说。
高群书
别把电影当成贵族化的东西
去年曾经以一部《千钧一发》参加金爵奖评选的高群书导演,今年有一部非常商业化的大片《风声》即将上映。目前电影已经拍摄完成,正在进行后期制作,高群书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自己下一部商业电影。
意见
“大片”可以有更多元化的定义
拍电视剧出身,如今进军电影界,高群书并没有就此觉得自己是进步了,“大家都把电影当成一个贵族化的东西,看不起电视剧,真可笑。电影有电视剧那样多的观众吗?”对于电影的商业性,高群书导演认为那是必须的,他本人也很害怕别人给他冠以“主旋律导演”的标签,“《风声》就走了一条新路子。以前我们都觉得大片必须要有几个有市场影响力的演员,才能提高商业价值。但是《风声》却用了一些有欠缺一定市场影响力的演员,而利用双导演、无上限等宣传手段,打造大片也打造演员的市场影响力。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自主的大片,展示出我们不需要借助港台的力量就可以拍大片。”
动态
有望跻身新一轮“亿元俱乐部”
《四大名捕》是高群书导演正在筹备的一部商业片,影片中等规模投资,是一部西部警匪片,讲述四个警察在新疆的戈壁里追捕四名杀手的故事。主演是段奕宏,也准备启用一部分韩国明星来扮演杀手。影片预计8月在新疆开拍,明年“五一”上映。高导雄心勃勃地表示,《四大名捕》之后,自己也会是亿元俱乐部的成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