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两个字离开我们已经太久,但一提起它,就会立刻联想起那些单纯懵懂而又义无反顾的岁月。那个时候,我们的口袋里面可能没有太多的钱,没办法给对方买什么特别的礼物;而对感情的定义,不懂得什么叫做“永恒”,只知道“当下”;在手机短信并为成为沟通主流渠道的时候,我们通过各种现在看起来自己都忍不住扑哧一笑的方式表达情愫——更搞笑的是,如果回过头看当时的那些信件或纸条,你是否会忍不住哈哈大笑;面对这份感情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这一刻想把它深深地埋在地底,而下一秒又想通过一个大喇叭告诉全世界;没错,我所说的正是“初恋”。
在初次涉足爱情的时候,或许每个人都有属于他们心目中的具体物象。或是一个小信物,或是一部青春电影,再或者——是一首具有特殊记忆点的歌曲。每个时代生人都会有那个时代的单纯,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专属初恋情歌。接下来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60年前,咀嚼那些承载着美丽记忆的歌曲吧。
《敖包相会》
点此试听
但曾几何时,爱情不是被歌颂而是要被抑制的。在建国初期,所有新创作的歌曲不外乎围绕这些方面:建国初期的壮志豪情;反映祖国建设翻天覆地的变化;歌颂人民军队;歌唱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花前月下的个人感情在其中根本站不到一席之地。那这种“小情趣”是否真的没办法在音乐中反映?当然不是。它还有另外一个出口,那就是通过少数民族之口。在反应民族团结的一些作品中,少数民族淳朴的感情作为被歌唱的主体,而其中哥哥妹妹来唱合的真挚感情则是其中的核心部分。诞生于50年代初期的《敖包相会》便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作品:“只要哥哥我耐心地等待哟,我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想象一下,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牧民们在敖包边上唱歌跳舞,而部落里面的小伙子和小姑娘则借此机会躲到一边,大胆而炽烈地诉说着彼此的倾慕。不难想象,这样的炽热情感在工农兵建设大潮中无疑是一股怎样的“另类”。
|xGv00|8562b5198b819aae2599422d037fbd8e
电影《芦笙恋歌》插曲 (电影原视频)
《婚誓》
点此试听
千万别介怀歌名里立马的谈婚论嫁,就妄下判断质疑这首歌中的甜蜜青涩的感情。“燕子双双飞上天,我和阿哥打秋千;秋千荡到晴空里,好象燕子云里穿。”在这首中国电影配乐大师雷振邦的作品中,其对年轻人心底的骚动不仅来源于它作为《芦笙恋曲》电影主题曲的先天优势,更在于歌曲中用芭蕉叶、密封、燕子等等的物象做比,且和50年后的《两只蝴蝶》等动物派大作相比没有任何一丝的粗鄙之感,尾音的婉转绵长更是在葫芦丝的衬托下展现了恋人间千丝万缕的绵绵情意。1980年立体声进入内地,中唱让当时的黄金组合李振富与耿莲凤录制了一批男女对唱歌曲,其中就少不了这首《婚誓》,可见其经典的地位;在宋祖英《百年留声》的专辑中,《婚誓》一曲更是作为压轴巨作,用饱满明亮的交响乐与宋祖英流转圆润的现代民族唱法结合,将这首歌蜜蜂彩蝶的欢畅情景诠释的淋漓尽致。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点此试听
1963年,一部名为《冰山上的来客》的电影风靡了整个中国,而其中一首由古老的塔吉克舞曲改编的歌曲更是传唱了大半个世纪。尽管当时的人们还处在政治挂帅的单一的思想氛围中,但高山之巅盛开的雪莲的形象依旧捕获了当时所有懵懂的少男少女的心,而影片中男女主人翁阿米尔和古兰丽姆浪漫的爱情更是在人们的心头埋下了种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哎,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如此简单的歌词,反复咏唱,伴以它尔、手鼓、热瓦浦等新疆民间乐器,让年轻男女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的另一面:神秘、圣洁、忧伤、浪漫、唯美。而这也是中国之后的十年里从未出现的情歌。
电影《甜蜜蜜》(张曼玉版 孙俪版)截图
《甜蜜蜜》
点此试听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如此宛若铜铃、甜而不腻的歌声,来自于三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宝岛台湾。在1978年之前,邓丽君的歌曲在内地是不允许被传唱的,哪家哪户有着收音机的,也只能小心地、秘密地去感受一代歌后的神韵。在文革结束后,随着中国思想的逐步解放,邓丽君终于解禁。而这首改编自印尼民歌的《甜蜜蜜》正好诞生于1979年,也在这时传入内地。久违爱情的年轻人,从《甜蜜蜜》中感受到他们压抑已久但无比亲切的东方式爱情,其中有我们熟悉的花儿、春风、雨露,还有姑娘的笑容。在邓丽君甜蜜的歌声中,年轻人禁锢已久的心得到了启迪,爱情也在《甜蜜蜜》中不断地滋生、成长。
《恋曲1980》
点此试听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港台歌曲开始统治内地乐坛,而罗大佑更是其中让人难以忘怀的永恒经典。早期的罗大佑还未太多地涉及政治性作品,他年少轻狂,浪漫率直,希望用文艺的强调表达出爱情中的新天地。而这个时侯,那个穿着黑衫、带着墨镜、一头长发、宛如西部牛仔的民歌手,用他沙哑的嗓音开始颠覆传统情歌的写法。当他唱着“你我永远不分离”的时候,却不知“永远是什么”,这对于年轻人有着多么无比的煽动力?
《爱的代价》
点此试听
最懂女人心的歌曲创作者,李宗盛大哥绝对首当其冲。在他所创作的歌曲中,1992年张艾嘉首唱的《爱的代价》可谓是影响最为深远。这首歌旋律平实而优美,但它讲述的不是热恋,而是在淡淡的伤感中讲述在对过往流逝爱情的追忆和怀念。爱情在歌曲中不是寻觅的,也不是正在体会的,而是失去的,但其中又蕴含着对未来重新出发的憧憬。对于爱情,未经世事的年轻人有着那么多的幻想,他们一方面担心自己在其中受到伤害,一方面却又渴望被爱,而《爱的代价》中再面对感情挫折后的洒脱与正面的形象,从另一个方面鼓舞着那些爱情中的菜鸟小白们放胆去爱,同时也满足了初恋男女对于爱情起承转合的想象。
《爱之初体验》
点此试听
1997年,在那个没有周杰伦的时代,老牌的齐秦、周华健,新冒起的任贤齐对于中学生来说都太过老派,幸好我们有张震岳,他的《这个下午很无聊》用一种叛逆大男生的造型、却有着细腻丰富的情感,着实让人吃惊。《爱的初体验》作为专辑中播放率最最高的曲目,唱着“如果说你真的要走,把我的相片还给我,在你身上也没有用,我可以还给我妈妈”,但其实刚上中学、未尝爱滋味的我们根本不明白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态,当然也不明白“是不是我的18岁,注定要为爱情掉眼泪”是怎么样的的无奈,因为我们那时候确实未满十八岁,只是盲目崇拜里头的新时代的关于初恋的潇洒。
《后来》
点此试听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施人诚的这一句词写得正是最初的恋人在分开之后的感慨,“栀子花”也成为了初恋中的经典物象。绝大部分的初恋都会以失败告终,因为它发生的时间太早,大多在校园里,在两个并不成熟、还未懂得如何照顾他人、理解他人的少男少女中。两人的分手可能不需要太特别的理由,回头看来即使有怨恨也显得那样地微不足道,都是幼稚而为之,《后来》正是追忆当年、审视此时的应景之作。在《后来》之后,刘若英也成功塑造了知性女兼败犬女的形象。
|xGv00|8562b5198b819aae2599422d037fbd8e
《第一次》
点此试听
如果没有台湾著名的“叙事型导演”周格泰,《第一次》是否会有这样的打动人心?作为梁静茹、光良的御用MV导演,周格泰在《领悟》之后奠定了自己具有超高标志度的执导风格,在短短的四五分钟内,用稍显冗长的导语再加上高密度的剧情冲突,展现了歌曲的内涵。而在《第一次》中,从无印良品中单飞的光良用他最擅长的钢琴伴唱曲,缓缓地讲述着这个关于初恋的故事。同样,MV女王萧淑慎在其中的出演也同样出彩。声光色影的结合,使《第一次》成为不折不扣的初恋情歌经典。
《小情歌》
点此试听
当90后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时,更为年轻的一代也有属于他们更为年轻的感情世界。劲舞团、杀马特或许只是大众对他们的误解,而更为年轻的他们其实也渴望唯美而纯真的情感,苏打绿的《小情歌》应运而生。青峰在最简单的和声中运用了最复杂的转调,城市、寂寞、背影、交错、苍老、奔跑、城堡……这些充满了文艺腔调的关键字构成了如诗如画的、充满了想象的世界。文/小樱
腾讯娱乐独家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