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写于1956年4月29日的书信(局部)
废纸堆里淘出名人书信价值上万
近日,记者在北碚藏家姚先生手中,看到一封已故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吴宓的信札。姚先生说,这封信价值应该上万元。
一包名人信札当废纸卖
姚先生介绍说,2004年,原西南师范大学清理出了一批旧档案,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收废纸的老头。“当时有一大包,最多卖了几十元”。
按常理,这些废纸应该就此进了造纸厂,被打成纸浆当作造纸原料,不料收废品的老头很有些商业头脑,随即将这些旧档案送到了懂古玩的姚先生手里。
姚先生发现,这些旧档案多是一些西南师范大学已故老教授写给学校的书信,经过讨价还价,他以800元的价格买下,里面有很多简历、检举信件,以及著名教授的推荐信、建议书等。
当时在交易现场的还有姚先生的藏友罗先生。卖废纸的老头走后,罗先生在旧档案中找到了一封吴宓教授的书信。经过协商,罗先生以900元的价格把它买下。
2005年10月,罗先生收藏的这封吴宓书信以6000元的价格拍出。姚先生说,除这封吴宓信件外,他另外还发现了一封吴宓书信,“价值应该上万元”。
作者名头决定信札价位
名人信札之所以值钱,首要原因是作者的历史地位。
吴宓是中国著名学者,字雨僧,陕西泾阳人,早年在清华留学预备学校,与江津“白屋诗人”吴芳吉交好。1917年吴宓赴美国留学,回国后受聘东南大学,并主编著名的《学衡》杂志,后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因礼聘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等大师去国学院任教而成为学术界美谈。另外,吴宓一生诲人不倦,钱钟书等出自其门下。解放后吴宓到西南师范学院任教。1978年,吴宓病逝。
著名教授提请求遭否决
姚先生收藏的这封信,是吴宓在1956年4月29日,其妻邹兰芳去世4天后写的。这封信是毛笔书写,字数超过800字,受虫蛀,略有残破。抬头是请当时西师历史系dang支部书记季平转交西师dang委、院长,以及总务长和人事处处长李一丁。
信件分两部分,一是吴宓感谢学校对妻子葬礼的关照,吴宓表示将努力工作,尽力回报dang与人民。第二部分,吴宓提出,希望学校能将亡妻邹兰芳的亲戚邹开桂安排为学校工友、教学辅助人员或小职员。作为较正式的信函,吴宓还加盖了“吴宓雨僧”的印章。
记者查阅了2006年出版的《吴宓日记续编》1956年的内容。当年4月吴宓妻子病故至5月11日,吴宓的日记有些空缺,因此这封信对于当时的葬礼,以及作者的生活状况,都有迹可寻。
这封信还有一个珍贵之处在于,时任西师人事处处长的李一丁对吴宓的请求,作出了“否决”的批示。
孙中山一封书信卖了111.1万
名人信札的收藏价值按“真、精、稀”的原则度量,在网络信息时代越来越珍贵
书信在古代被称作书牍、手札、尺牍等。由于其具有史料、文献、文学、书法、文物等多方面的价值,再加上“存世仅此一件”的孤品的性质,名人书信历来都为藏家所重。
2003年嘉德拍卖会上,孙中山遗墨———致叶恭绰信札四通,以111.1万元成交;2004年,上世纪30年代徐悲鸿“婚变”事件中的两封书信,以23万元成交。1993年启功写给当时国家教委的一封信,不过3页,以2.8万元落槌。
2005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名人信札普遍上涨:《黄宾虹致陈柱信札十八通》成交价为55万元,《徐悲鸿信札》(附实寄封)的价格是56.1万元。
国外名人书信的拍卖价也相当高。例如爱因斯坦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关于原子弹的信,1987年在纽约“索斯比”拍出了22万美元;尼克松的总统辞职信,1995年在伦敦“索斯比”卖了8.28万美元。
名人信札的收藏价值按照“真、精、稀”的原则,用“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来度量。在网络信息时代,这些手书的名人信札已越来越珍贵了。
名人信札也有假货
2002年底,在香港普艺拍卖公司举办的一次拍卖活动中,一批近代知名人物的书札登场。其中,鲁迅致王炜春的信札以6000元港币拍出。但是,那封鲁迅书信却是造假者临摹的赝品:鲁迅的受信人中,查无王炜春,而所附信的手迹,原件藏鲁迅博物馆。
另外,模仿季羡林等大师的手札也在市场上有所露脸。
对于名人信札,必须用足够的时间去接触、熟悉和研究传世书札原件。同时应该对照作者本人已经出版的日记,了解书札作者的生平简历,以及具备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