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世界杯正式开赛之前,东道主阿根廷多次发生政变,三次改变政府,世界杯组委会也多次换人。经过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的多方斡旋,世界杯得以在阿根廷举行。
东道主阿根廷队闯入复赛的分组赛,同组的有巴西队、秘鲁队、波兰队,小组赛的第一名将与另一组的第一名争夺冠亚军。在该组最后一场阿根廷队对秘鲁队开战之前,巴西队进入决赛已成定局,除非阿根廷队以5个以上净胜球击败对手。
6月21日,阿根廷队与秘鲁队的比赛开始了,阿根廷队攻势如潮,而在小组赛中有出色表现的秘鲁队却缩手缩脚,好像根本不会踢球一样,甚至有两次把球打在自家的门柱上。而阿根廷队的肯佩斯、卢克、塔朗蒂尼与豪斯迈则大发神威,以6:0的大比分战胜秘鲁队,拿到了足够的“点数”进入决赛,而巴西队虽然一场未负却无缘进军决赛圈实在令人叹惜、遗憾。
巴西人愤怒不平地指出:这是阿根廷人与秘鲁人在幕后做的“黑市交易”,应该受到制裁。阿根廷队和秘鲁队都宣称,他们之间的比赛公正,拒绝接受巴西人毫无根据的指责。
由于这场比赛的比分如此悬殊,20多年来,关于这场比赛存在假球黑幕的猜测一直没有中断过。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经过广泛调查,说明这场比赛是根据阿根廷军政府的命令,通过作弊预先安排好的。
阿根廷对秘鲁的贿赂以两种方式支付,首先无偿地给秘鲁运去35000吨粮食,解决秘鲁因地震引起的粮食危机;其后,阿根廷中央银行同意对秘鲁的5000万美元贷款解冻。
《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到阿根廷中央银行查阅了贿赂细目,据提供消息的三名人士说,一些现金还用于向有选择的秘鲁官员提供报偿。还有更多的钱从阿根廷海军掌管的秘密帐上付给了秘鲁官员。
贿赂明显地起了作用。在这场假球比赛中,秘鲁队前锋在空旷的球门前两次错过极易得分的机会。秘鲁队在比赛中使用了4名无经验的板凳队员,在无任何明显理由的情况下把一名防守队员调到前面充当进攻队员。更奇怪的是,秘鲁队员脱下正式的队服而只穿白衬衫踢球。
2001年1月,英国记者大卫·雅洛佩写了一本《比赛是如何被偷走的》新书,称“当时阿根廷军政府和秘鲁军政府做了一笔肮脏的交易,阿根廷政府同意向秘鲁提供3.5万吨粮食和5000万美元的贷款资金。”
这笔钱除了被当时秘鲁军政府的成员鲸吞外,还给秘鲁国家队每个球员2万美元。
雅洛佩称:他和2个当时秘鲁国家队的成员交谈过,他们都承认有此事。球员们说,当时秘鲁军政府首脑贝尔穆德斯的儿子就是秘鲁国家队的领队,所以在他的指示下,秘鲁队在比赛中故意放水,使得阿根廷队以6:0大获全胜,并顺利晋级下轮比赛。
在雅洛佩的新书出版后,秘鲁的《商报》也就此事进行了调查:称“已有新证据表明,在1978年的世界杯上,阿根廷队通过贿赂5000万美元获得了半决赛的胜利,并使其进入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