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gong第一代“双面间谍”秘史
曾有着双重身份的石志文老人对那一段经历感触颇深
模糊身份让他在文革中受到冲击,但传奇经历让他一生回味……
在中国现代史上,自中国共产dang成立之日起和国民dang的斗争就从未间断,除了正面战场上明刀明枪的厮杀,更有幕后的“间谍之战”。
当中国革命力量在延安蓬勃壮大时,他们的身边还有一张隐形的网,保护着“首脑”们的安全,并为革命搜集着重要情报。
今年91岁的石志文就是中国革命第一代的“双面间谍”,如今生活在西安的他脑清目明,常常还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
苦难童年读书解脱
“我名义上是国民dang的特务,其实是为共产dang搜集情报,我是共产dang人。”5月7日上午,在西安市育才路的家里,91岁的石志文老人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
1916年10月10日,石志文出生在延安市临镇区,父母早亡让他失去了快乐的童年生活,为了一家人的温饱,倒插门的继父一年四季在地里劳作,辛苦打来的粮食却都交给地主。为了寻找出路,继父咬牙让他在附近的学校半工半读。16岁的他读书刻苦,被校长相中做了女婿,从此,他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用功读书,并如愿到了榆林中学就读。期末考试,镇上同去的四人只有他一人顺利通过考试被留下,并得到国民dang政府每年60个银元的补贴,这让远在家乡的岳父很是欣慰,加大了对他的资助。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延安,陕北各地交通中断,国民dang发布了“外地学生均不得回家”的命令,不太关心时事的石志文一门心思地将全部精力放到了学习上,直到1938年毕业,这时国共已进入合作阶段,石志文可以回家了。
回到家乡的石志文当上了甘泉县小学的教师,1940年,国民dang派他当了校长,成了一名拿国民dang饷银的政府教员。没完没了的战争让他将满腹才学隐藏了起来,躲在小县城里教书育人,但一颗爱国心和一次偶然的机遇让他成了一名“特务”。当间谍前先施“苦肉计”
“要做就实实在在为共产dang搜集情报,不能脚踏两只船。”这是决心帮共产dang搜集情报前,石志文给动员自己的赵去非说的话,这句话也改变了老人的一生。
赵去非是延安抗大的第一期毕业生,1937年12月毕业后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工作,1938年春任延安市公安局检查站站长,1939年任边区保安处一科副科长,同时兼任延安驻洛川县的外勤特派员,解放后担任黑龙江省副省长、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1940年,在石志文任职甘泉小学校长期间,赵去非看到他刚正不阿、为人公正,于是向他讲述了国共合作背后的国民dang阴谋,以及民族危机、人民出路等一系列问题,最后邀请他为共产dang搜集情报。
半年的时间里石志文帮赵去非搜集了大量的情报,同年10月经当时任中央保安处长的周兴批准,石志文加入中国共产dang,在此期间,国共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化,身为共产dang员的石志文因为身份隐藏得严密,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想办法打入敌人的特务组织,获取更多情报。
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命令将边区二十三个县中的国民dangdang政部门和所有的反动分子一律驱逐出境,由共产dang接手。在软禁国民dang甘泉县县长等人的过程中,学校有几位高年级学生未向学校说明,私自逃出甘泉到了国民dang辖区洛川县,消息传回甘泉后,又有不少高年级学生和一些教师也都扬言要随国民dang县长一起出逃。为了挽留这批高年级学生和教师,石志文建议赵去非对他实施“苦肉计”,既能达到挽留师生的目的,也有利于敌人对他的信任,一举两得。赵采纳了石的意见,公开把石志文逮捕,关押在保安科看守所中。随后石志文被当地乡绅求情保出,被赶出了甘泉县来到西安。
想办法打入中统组织
“来西安前赵去非让我想尽办法打入敌人的心脏,以便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带着赵去非的嘱托,石志文来到了西安。
对于被共产dang赶出来的这些人,国民dang让他们自己寻找工作,石志文多方打听,没有任何秘密组织的消息,这时他想到了一个大人物:1936年由于“西安事变”,榆林的学生全部要到西安受训,以清除思想毒瘤,当时石志文所在大队的副大队长张德荣此时已是陕西省保安司令部司令。找张德荣的过程中,他碰到了自己榆林中学的同学白榜登,在白的接洽下,半个月后,司令部通知石志文担任陕西省长武县国民dang兵团少尉。
“这应该不是秘密组织,所以我没去。”石志文在拒绝了同学的好意后,戏剧性地在西安又碰上了一个老同学张冀芳,张告诉石自己刚从渭南县dang部选送到省dang部接受秘密训练,至于训练名称他不知道,但听说结业后待遇颇丰。随即他动员石也参加此次受训,“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千辛万苦寻找的秘密组织”。
通过找熟人活动,国民dang的这个特殊组织开始调查石志文,并通过一些方式考察石,都被石一一识破,不久他接到了接受秘密训练的通知,成功打入了敌人的特务机构。
之后,石志文才知道这个秘密组织就是臭名昭著的国民dang中统机构。
在训练班,石志文和同班42名学员受到了洗脑教育,以及一些特务技巧培训,讲课的教员全是当时共产dang的叛徒,“我们的班主任就是共产dang的叛徒、原中gong陕西省委书记杜衡,后改名杜甘棠。”而打入共产dang地区进行潜伏活动,瓦解共产dang人,是培训的重中之重,内容绝密,只准记在脑中,不能带文字出门。
结业后,敌特务组织让石志文潜伏到陕甘宁边区甘泉县属之临镇,搜集情报、伺机而动,石成为国民dang中央dang部调查统计局设在洛川分区的一位特务人员,至此石志文在共产dang和国民dang之间都有了一个特务身份,成了一个双面间谍。立奇功成功发展下线
“回到边区的第一件事就是写出我在接受国民dang特务训练时记下的一切。”石志文将国民dang特务机构花费巨大心思铺下的一张特务网一览无余地全部写给了赵去非,让敌人的所有活动尽在掌握之中。
42名学员,每人两个姓名,不同的身份掩护,还有不同的职业背景以及联络方式,这些没有任何文字记录的信息,石志文全部刻到脑袋里,回到甘泉县写了几天几夜将所有信息交给了赵去非,喜出望外的赵让他隐藏好双面间谍的身份,从国民dang处获取更多信息。
在和一些国民dang“同事”的交往中,石志文发现,比起特务工作,有的人往往更看重同学感情,有的则还抱有观望态度,这时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并告诉了赵去非,“我想发展下线,这个人要比我的位置高一点,掌握的信息也多。”石志文所说的这个人是驻宜川县dang部聂铭锡委员,一个月的动员,聂铭锡终于被石志文打动,并拿出宜川据点所有反*文件送交延安保安处。
保安处接到这些反*文件后,即派保安处科长,当时素有“东方福尔摩斯”之称的布鲁和边防军717团团长陈外欧等数人在边区的一处坟地里接见了石、聂二人,并给两人安排了新的工作:注意国民dang特工在南线和东线边界上的反*活动,防止反*,保卫革命。“当时布鲁给我们带了吃的,也照了相。”石志文为此很受鼓舞。
身份暴露回到延安
“因为身份暴露,我回到了边区,也因为保卫延安的战争,我成了游击队长。”石志文说这个时候自己完成了一个由笔杆子向枪杆子的转变。
延安保安处派工作人员前锋送回了聂铭锡递交的反*材料,但不久,前锋“消失”了。延安保安处给石送来个纸条,上写:“前锋韩城人,在送给你文件之后不久,即随其父私逃出境,可能叛dang,并附二寸相片一张,命你设法处死此人,即可安宁否则速回延安。”无法找到前锋并实施处决的石志文无奈联系聂铭锡一起回到了延安。1943年,石志文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因其秘密的“双面间谍”身份而受到冲击,“为此,我给领导李启明写了八封信,要求离开保安处,李批评我经受不住考验。从此我变得更加坚强”。
1944年,石志文又被派往延安东线边境,仍从事情报搜集,为避免暴露身份多在夜间活动;1945年,日本投降,东线据点与临镇检查站合并,石志文负责收集宜川国民dang军警特务对边区渗透破坏的情报;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检查站改为延安保安处游击队第九支队,石志文任副队长在边区东线和敌人周旋,“我们十几个人十几杆枪在延安保卫战期间一共杀了13个人,这些人全是国民dang的便衣和特务,其中还包括中gong黄龙地委书记的胞弟因从事特务活动也被处决。”
游击队频频胜利的时候,危险也随之而来,在赶往宜川城途中,石志文他们碰到了敌人扫荡的大部队,石志文当机立断,掩埋枪支,分散突围,石志文就躲在路边的水沟里,冰冷的水里一泡就是一晚上。石也因此落下了哮喘的病根,但游击队只有一人下落不明,其余全部逃脱。解放后仍从事保密工作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24日我到西安市公安局,那个时候乱,每晚都打枪,我的工作还是搜集情报。”石志文没多久就因为身体问题而淡出“保密”工作。
“时任中gong中央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给我们每个人发了枪和子弹,让我们保卫西安”,在西安市公安局没待多久,因为各地动乱频发,石志文前往汉中平息暴乱。1951年,石志文到西安治病,并留在了陕西省公安厅,1952年,石任该厅侦察处副处长。因为身体原因,1953年,他被调往西北地质局任保卫处副处长。1956年,在共产dang内部肃反中,石志文被调离要害部门,派往地质部西安干部学校任副校长职务,但由于“双面间谍”的特殊身份,石志文的“革命身份”一直不清不楚,这也使他在后来的“文革”时期受到冲击。直到1979年,石志文的历史问题才做了结论,认定他没有问题。一风吹尽,但已历时二十三春,此时,他已63岁,超过了离休年龄。
在石志文的家中,没有一张老人年轻时的照片,也没有任何当时从事间谍工作的相关文字证明,因为为dang做地下工作,事关国家的机密,这些资料都是不允许保存的。1982年离休后的石志文为教育子女写了三份回忆录,后来被陕西省安全厅发现,要了一份。1990年,安全部在北京召开西北情报座谈会,邀他参加并要他写了五份当年的情报搜集情况以做保存。
91岁的石志文老人在回忆当年的“间谍生涯”时,头脑十分的清楚,除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外,和自己打过交道的人,老人都能说出姓名,这是他在间谍工作中练就的一身本领。“选择这个行业我有过后怕但从未后悔,因为我坚信我从事的事情是对人民有益的。”语言朴实、作风朴实的石志文把这种朴实保持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