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枚钢针扎进女子体内续:今日手术取针
罗翠芬手术前百感交集。
听完医生的话,躲到爸爸怀里落泪。
罗翠芬的婆婆不禁放声大哭。
会诊病情。
新闻回放:女子体内26根缝衣针藏29年 疑为刚出生时插入
体内扎进26枚钢针达30年还产下一子,罗翠芬创造了生命奇迹,昨天,罗翠芬的主刀医生李恩全教授接受了记者专访,解开了罗翠芬存活之谜。
罗翠芬为什么能够活下来
罗翠芬的主刀医生李恩全教授说,被插入钢针时,她还只是一个新生婴儿。从现在的检查看,有的针在腹腔内处于游离状态,没有伤到她的脏器;有的针扎在器官外壁上,但还没有把器官穿通。加之人体组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罗翠芬才能够继续生存。即使是这样,罗翠芬仍然能够活下来,已经非常罕见。而在7年前,她还顺利生下一个男孩,简直是一个奇迹。
钢针的位置大多没有改变
“和以前的检查结果相比,体内钢针位置大部分没有发生改变。”李恩全教授说,只是盆腔内有4颗针发生了移动。位于盆腔、腹腔、肠壁、大网膜附近的钢针,随着体温变化、体内脏器的运动,会发生移动,这些部位钢针的移动还没有造成太大危险。而24号和25号两颗针发生的移动就非常危险。
李教授说,这次手术会先取出几根威胁最大的针,然后视手术时的具体情况,再取出其余钢针,比如被右侧髂腰肌肉包裹起来的20号针,对身体的影响不是很大,可以后取。根据原定的方案,第一次手术将会先取出6颗针。经过检查,最危险的24、25号针位置较为确定,可以先取出来。22、23号针的位置靠近直肠、阴道、膀胱,威胁相当大,也必须想办法先取出来。取针难在一个“找”字上
记者在罗翠芬的X光片上看到,一枚枚钢针的位置显示得很清楚,并且标上顺序号码,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拿出来。
但李教授告诉记者,手术很难,首先就难在一个“找”字上。虽然在X光片上,每枚钢针都很清晰地显示出来,但是这些针都包藏在各个组织里,要把它们找出来实非易事。而在找到了针以后,“取针”同样不容易。因为,有的针处于游离状态,取出时很容易伤到周围的器官。有的针扎进器官,取出后伤口极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局部脓肿,甚至腐蚀附近的组织。
静卧病床等候命运的安排
昨日,记者见到罗翠芬时,她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输液,等候着决定命运时刻的到来。从这位29岁农村妇女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悲凉、愤怒或其他表情。宽敞的病房里电视机、热水器、台灯、冰箱、沙发和卫生间一应俱全。罗翠芬说,上月30日,瑞奇德国际医院院长徐梅来到家里,把她接到了医院进行检查。
4日,罗翠芬正式住进了医院。护理人员经常炖鸡汤给她补身体,每餐有3菜1汤,每天都换不同口味的菜。由于第二天就要做手术,罗翠芬不能吃饭,护士给她送来了容易吸收的流质营养液。
心里紧张半夜不时会惊醒
不过,尽管住在医院休息得很好,随着手术日期的将近,罗翠芬说她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最近这两天,半夜不时会醒过来。每天输液的时候,只能躺在病床上,护士每次都会来和她聊天,帮她解闷,输液后她就在病房里走一走。
罗翠芬家里有十多亩地,主要种烟草和玉米,多年来一直都是丈夫在操劳农活。她尽量做一些不太费力的家务活,比如做饭、洗碗、洗衣服。
今早做取针手术 预定先取下腹4枚
昨天,罗翠芬的5位家属来到医院,她的婆婆、丈夫和姐姐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罗翠芬预定今早9点做取针手术。
昨天一大早,瑞奇德国际医院派车去嵩明,把罗翠芬的亲人接到医院。中午11时,罗翠芬在昆明工作的侄儿陈永祥也赶到了医院。
亲人们来到病房看望了罗翠芬。7岁的大儿子已经上小学,当得知妈妈体内扎进了26枚钢针,他从此再也不要妈妈抱了,生怕妈妈一用力,体内的钢针会刺伤她的内脏。
下午3点,罗翠芬的亲人和医生们一起坐进会议室,履行病情告知义务和签字同意手续。医生通过幻灯片,详细地向家属们介绍了26枚钢针的位置,每一枚钢针对她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手术要取出哪几枚钢针,都有哪些风险等。通俗明白地讲解直到家属们都听懂为止。
下午4点,罗翠芬的婆婆唐菊花、丈夫周正荣、姐姐杨云芬3位家属分别在8份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医院为家属安排了住处。
手术定于今天早上9点开始,地点选在医院的心脏导管手术室。预定先取出对罗翠芬危害最严重的21号、22号、24号、25号4枚钢针。如果进展顺利的话,有可能把17号等两枚钢针也取出来。
下午5点,手术室就要关闭消毒。为罗翠芬主刀的李恩全教授、杨映芳教授等6位医生来到手术室,对手术台及设备做了最后的检查和调试。
记者看到,手术台旁边有一台巨大的血管造影机。由于这台机器有辐射,医生今天上台做手术取针时,要穿上厚重的防辐射铅衣。手术室里安装了探头,将把整个手术过程向媒体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