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消费单”寄给家长“审阅”

王朝娱乐·作者佚名  2009-0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学校参加哪些活动,担任什么干部,本月用了多少钱,吃饭、学习、耍各占比例多少?重庆文理学院的学生,每月都要如实填写这些情况,在经过小组、班长和老师监督签字后,寄回家给父母“审阅”。“发展记录”随档案走

文理学院的团委宋书记介绍,“发展记录”包括:学生的成绩、在学校担任干部情况、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发表过多少文章等等,每学期进行记录,填写后交给小组讨论,班长、班主任签字“属实”后,进入档案。

宋书记说,这其实是一份“诚信档案”,今后将随着学生档案走。因为现在求职过程中,学生自己书写自荐材料,有时掺水,一个班上甚至出现几个班长、几个学习委员的现象。

今后,他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在提供自荐材料基础上,附上这一份“发展记录单”,“是真是假,一看就知道。”宋说。“消费记录”寄给家长

“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也需要调节,吃饭、学习以及其他消费三部分控制在一定比例内。”宋书记说,促使学校建立这个制度,是个别学生的消费水平和结构让他们感到吃惊。

他说,一个家里非常有钱的男生,家里做钢材生意。开学时手里有1.5万元,第一月消费下来,只剩几块钱。辅导员问他用到哪里去了,他却回答“不晓得”。

为引导学生科学消费,学校为每个学生制订大致的消费数量和消费结构。宋介绍说,学生一般每月消费400-500元,要求学生用于学习(包括书籍、培训技能、各种充电)的费用占30%左右;学生的吃喝等消费占50%左右,另外的社交等支出占10%左右。

听说要把消费记录寄给家长,用钱大手大脚的学生有所节制。宋书记说,那个家庭经济好的学生,现在每月开支1500元左右,用于购买书籍和参加培训的支出有所增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