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鸟创造不间断飞行纪录 9天飞行上万公里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510){this.width=510;this.height=image.height*510/image.width;}}" border=0斑尾塍鹬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一只雌性滨鸟被发现从阿拉斯加一口气飞到了新西兰,飞行距离长达7145英里(11500公里),中途没有休息,没有觅食,也没有饮水!
通过在鸟身上安置人造卫星标签追踪,生物学家发现,这是史上距离最长的不间断飞行。这是一只斑尾塍鹬,它不停顿地飞行了9天,完成了这镒迁徙任务。科学家们称,这次迁徙证明了这种鸟令人惊讶的耐力,也证实了塍鹬鸟类每年南迁是直接飞越太平洋而不是沿东亚海岸飞翔。新西兰梅西大学的菲尔·巴特雷参与了这项研究,他说:“这展示了鸟类惊人而极端的一面。我们原以为鸟类飞越太平洋是不可能的,似乎有点荒唐可笑。”
这次研究是由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加州非赢利鸟类研究组织雷斯角鸟类观测站保护协会负责进行。每年9月,大约7万只斑尾塍鹬从北部阿拉斯加历经长途跋涉飞往新西兰,第二年3月再飞回来。为了研究斑尾塍鹬的迁徙,去年夏天,巴特雷和他的同事们在新西兰为16只鸟装上了卫星跟踪仪器,他发现一只代号为E7的雌鸟飞行了大约6340英里,一直飞到朝鲜和中国边界的湿地上,这令他惊异不已。稍事休息和觅食之后,这只鸟继续飞行3000英里到达阿拉斯加。
鸟儿到达美国也就标志着研究结束,但是,一些人造卫星标签上的传送器继续传送数据,跟踪鸟类飞回,这让科学家得到了意外收获。科学家们发现,E7在南飞的途中借助顺风,中途没有停留休息一直飞往新西兰,创下了7145英里的飞行记录。新西兰鸟类学会协助了这次研究,学会的罗伯·斯奇卡德说:“这种鸟类太优秀了,相当于人类每小时70公里,连续7天的赛跑。”根据人造卫星获得的数据,E7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34.8英里,如果在顺风的情况下,飞行速度可再增加1.85英里到2.5英里。
飞行过程中,鸟儿通过“关闭”一侧大脑“睡觉”,燃烧在阿拉斯加堆积的大量储备脂肪——甚至超过体重的一半。白天E7通过分析太阳的偏振光来定向,即使是阴云密布的天气也无妨,夜间通过星星的偏振光来定向。巴特雷解释说:“幼鸟的时候它们就要了解天空的变化。能分辨出哪边是北边,它们还必须了解南半球的方位,在新西兰寻找北极星不容易。”
尽管这种鸟类的耐力超常,斯奇卡德还是担心不已,他称,每年成功到达新西兰的这种鸟的数目锐减,90年代中期15.5万只鸟到现在只剩下7万只了。他说:“情况很糟糕。”他怀疑,随着流经中国、朝鲜和韩国的黄海沿岸的大力发展,和泥滩以及湿地的干涸,这种鸟类的重要食物来源越来越少了。韩国新万锦湿地被认为是鸟类重要的中途觅食地,去年这里修建了一座长20.5英里海堤,导致154平方英里潮汐带干涸。
斯奇卡德说:“这相当于整个新西兰河口栖息地。”巴特雷认为,随着觅食地和休息地的减少,斑尾塍鹬和其他迁徙鸟类面临着生命的严峻威胁。他说:“中途觅食地的缺失相当重要,黄海就是一个特殊问题,实际上,从新西兰迁徙的每只斑尾塍鹬都途径此地,但你看看韩国的情况,河口全是海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