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学者将周元王元年定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09-08-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人文學科
 
參考答案:

这是司马迁在《六国年表》中提出的分界法,主要依据是鲁国《春秋》纪年的终结,其次也考虑到周王纪年不能割裂。这种分界法因为司马迁的声誉被长期采用。

这种分界法有不合理之处,因为《春秋》纪年是以编订者孔子的逝世为结束的,而孔子逝世纯粹属于私人事件,并非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转折点,而且如果这样划分,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吴越争霸的后期就要被排到战国编年里去了。因此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提出以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列为诸侯作为划分春秋战国的年限,这一年战国七雄正式形成,中国历史进入了列强兼并的战国时代,似乎是更为合理的一种划分法。这是以合法性而论,若以实际政治形势而论,还可以上推到453年晋阳之战三家瓜分智氏土地,在实际上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