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发儿童智力很有帮助
现代儿歌教育及其功能开发与园本课程建设的研究
作者: ysg 发表时间: 2005-11-24 浏览量: 48
--------------------------------------------------------------------------------
一、选题
关于儿歌教育,作为一种低幼儿童教育的形式与手段,具有较长的历史,一些学者对其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形成了一些共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
1、儿歌的概念:儿歌是一种为低幼儿童创作的符合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的,易读易记易唱的诗歌样式。它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并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文字流利自然,内容活泼生动、情趣盎然。一首儿歌说明一个意思或一个道理、或一个目的,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
2、儿歌教育的概念:儿歌教育就是以儿歌作为教育内容,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使幼儿理解并诵读,从而发展幼儿语言、认知、情感、品德等能力的一种教育。
我们认为现代儿歌教育应以二期课改新理念为指引,成为促进幼儿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力而设计的教育课程内容。综合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现在应当提出“现代儿歌教育”的概念,对儿歌教育应有新的认识:儿歌教育不仅仅是作为教学、教育的方式与手段加以应用,而应成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在内容上赋予时代内涵,反映现代生活与未来,教育的途径不只限诵读,接受,还包括儿歌创编的教学,教育的过程应以二期课改新理念为支撑,使儿童成为儿歌教育的参与主体。
所以,现代的儿歌教育是一种以创编、诵读反映时代精神的儿歌为途径,培养低幼儿童综合能力的,课程化的教育活动。
在我国古代,古人就对诗教进行了研究,大约从唐宋开始,不少诗人学者从古代诗歌中选编那些内容健康、语言浅显明快的诗作,作为对儿童启蒙的教材。这类教材比较容易找,中国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有大量的优秀诗作可以选择,以适合不同孩子的需要。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这一类诗作大多以说教为重,首重道德,内容通俗,形式优美,音乐感强,琅琅上口,深得儿童喜爱,有利于提高儿童的文学和艺术修养。
近代儿歌教育能手当推陶行知先生,他不仅是教学高手,还是儿歌创作能手,“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用被打倒……”这些简而易懂,琅琅上口,易读易记的儿歌在当时广为流传,为近代蒙童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
新世纪伊始,北大教授、著名学者陈平原先生曾预言,儿歌将在21世纪重新回到文学的主体地位。我们将看到,儿歌作为一种激发想像力和表现才情的最本真的作文样式,会散发出钻石般的璀璨的光芒。
然而,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儿歌教育已频临边缘化,很多幼儿园只是把儿歌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来使用,在儿歌的内容上没有新的开拓,显得零碎。没有真正挖掘儿歌特殊的教育价值,没有使这源源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发扬光大。对于一个民族的未来而言,也许没有什么比儿歌更容易进入儿童日益空泛和浮躁的内心。我们忽视儿歌,那么我们就必然要为我们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而我们更乐于相信,在诗意盎然和滋长着儿歌的温润氛围中,我们的孩子会将我们的文明保存、承接得更加完好。因此,我们强烈呼唤:让儿歌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舞蹈!不仅仅是要让孩子去学念儿歌,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儿歌的形式完成自己对时代和生活的感悟与表达,让他们原本纯真的心灵在儿歌中自由地舞蹈。
二、内容
当前,早期教育、脑科学和心理科学都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前教育如何吸纳和反映新理念、新成果和新的研究手段,如何在借鉴外来课程思想、理论时不失却自己,确立与保持独立的课程发展意识,如何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发挥儿歌教育的特殊育人功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幼儿真正获得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正在引起越来越
多人的关注。
研究视角:
本课题将从现代儿歌教育课程开发和系统教学的角度展开研究,我们以为学前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始终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新世纪的到来,急切地呼唤着教育的深入改革,同样也急切地呼唤着我们学前教育课程和教材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富有实效和人性。
现代儿歌教育以二期课改新理念为指引,充分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挖掘儿歌教育的功能,形成系统化的儿歌教育园本课程及其教学经验,促进幼儿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研究目标
1、 掘现代儿歌教育的功能,并验证其影响作用。
2、通过研究,形成有序化的儿歌教育内容系统,在此基础上,形成园本特色课程。
3、形成有关现代儿歌教育的操作性经验。
研究内容
1、 代儿歌教育的特点及在当代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儿歌创编的教学指导策略
3、儿歌教育活动类型及其设计
4、开发现代儿歌教育应有的功能和发挥其功能的有效形式
5、探索建构儿歌教育的评价方案
研究途径
1、 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以课堂集体教学形式开展的儿歌教学活动。
2、 自主活动,个体表现:在活动区域中,教师投放多种儿歌材料,以个别幼儿和儿歌材料互动、学习的一种活动。
3、 家园合作,亲子活动:在家庭中,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学习、创仿编儿歌等活动。
4、 一日活动,有机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有机渗透儿歌,起到学习、教育的作用。
学科整合,自然交融:在各种学科中,有机渗透儿歌,推动幼儿的学习。
5、学科整合,自然交融:在各种学科中,有机渗透儿歌,推动幼儿的学习。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依据研究目标,采用“阶段实践—小结—反思—修正—实践—总结”的循环方式,展开过程研究。
2、案例研究法:对儿歌创编指导,儿歌教育活动,儿歌对儿童的影响等方面作出观察、记录与分析研究。
3、经验总结法:对儿歌教育研究的课程建设、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等研究形成系统经验
我们认为儿歌教育有如下一些基本原理:
1、言语行为原理
语言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大脑之中的符号系统,儿歌则是具体的话语或文字,是对语言的运用。儿歌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描述事物或情景的语言教育活动。儿童在儿歌活动中,或者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中,才能得到发展。因为儿歌的简短、通俗、朗朗上口,适合儿童学习,因此用儿歌与儿童进行交流能使儿童学到各种语言单位和语言
2、略前性原理
儿童语言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原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维果茨基曾提出“最
近发展区的概念”认为教学的内容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于超迁学生不能接受;过于之后会失去教育的意义。儿歌就是最符合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特点的一种文学形式,而现代儿歌教育就是根据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选者贴近幼儿生活并具有时代性的儿歌内容来开展教育活动的。
3、迁移性原理
儿童语言发展是一系列迁移性反映的结果。最重要的迁移性反应有情景迁移、所指迁移
语法迁移三种。现代儿歌教育就是运用这一原理,让儿童在学会儿歌的基础上,通过情景迁移、所指迁移等使儿童在情景中,观察中仿编和创编儿歌。从而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思维。
4、扩散性原理
引 指导儿童从已有的语言水平向最近语言发展区前进,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对儿童进行话语的扩散,现代儿歌教育中通过教师的启发性提问,引导儿童扩散思维,创编儿歌,不仅发展了儿童的语言和思维,进一步激发了儿童的自信心。
三、研究价值
传统的儿歌教育方法单一,以儿童死记硬背、反复诵读为主要教学方法,它的主要教育功能是教化孩子(对孩子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目前的儿歌教育中,儿歌教育逐渐呈现边缘化的现象,许多幼儿园把儿歌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偶尔开展教学活动,在儿歌教育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幼儿模仿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利用了儿歌的表面功能对儿童进行教育,而没有真正挖掘其潜在的教育价值。
我们的现代儿歌教育研究的是,在二期课改新理念指引下,以儿童为主体,创设自主、互动、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儿童在自主观察、探索、发现、协商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儿歌,不仅使孩子愿意学儿歌,还会唱会编儿歌,不仅充分利用儿歌本身的知识、德育等教育功能,进一步挖掘其内在的教育价值,还有在儿歌教育中,儿童不再是受众,而是能动的生命主题。儿歌教育中我们追求的是:能使儿童能挑战性地、合作性地、进展性地视觉性地、反思性地使用语言,使儿歌成为儿童表达的工具,认识生活的武器。使儿童的个性,情趣、思维、语言、文学素养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使儿童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对儿歌教育无疑是一大突破。并且形成课程化的儿歌教育内容与方式,具有推广价值。
四、研究基础
我们幼儿园已经进行了将近两面年的儿歌教育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勇于探索,不怕失败,并形成了一些先进理念为支撑的儿歌教学活动。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儿歌教育教学方法,积累了许多关于儿歌教育的经验,《如何引导2—3岁幼儿仿编儿歌》《儿歌与主题活动的融合》《主题背景下的儿歌教育活动》等经验总结,发表于上海《托幼》《乡镇教育》等多种杂志上,为开展本课题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