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对于《论语》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越矩”有什么事例,请多多帮忙!!~~谢了
參考答案:这个很难找到实际事例,请你仔细看下下面的详解,讲解中有许多文言文,要看你对古文的理解程度了。
在本文最下方附有一小段文章,是关于孔子生平及大致经历,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道;三十岁,能略有建树;四十岁,不受疑惑;五十岁,了解天命;六十岁,便可以领会精神,顺应天命,分辨是非;到了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言行不越出规矩。
本则语录,孔子自述其一生学术道路,但是并没有详尽解释清楚,实际上本则语录十分重要,对于研究孔子平生所学意义十分重大。
《内则》曰:“十年,出就外传,学书计。”《大戴礼记》则曰:“八岁出就外传。”《白虎通义》也说:“八岁学书计。”《尚书大传》中说:“二十入大学。”孔子所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按此和下文看起来,孔子这个学不是关于知识的学习,这个学就是学道,也就是说他十五岁就“志于道”,以求得到他所理想的道德品质“仁”,可见孔子从少年起就勤于思考。
“三十而立”,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学习,孔子找到一条道路就是学“礼”达到“仁”。这时的他是学礼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他,达到什么程度,冯友兰先生说大概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信,非礼勿动”的程度(原文见《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
这样就要求礼来约束人的行为,用礼来判断,因为这个时候的孔子并没有成为“圣人”,和其他人一样,需要用礼来约束自己。他一直为实践“仁”而奋斗,也就是说到这一阶段,不至于违反他所改造过的“礼”,不至于有所违背道德伦理,能站立的住。
杨树达在《论语疏证》中按:“孔子四十不惑,尽知者之能事也。孟子四十不动心,尽勇者之能事也。孔孟才性不同,故成德之功也异矣。”孔子到了四十就不疑惑了,《中庸》说:“思修者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知人”就是对于人之所以为人有所理解,有所体会。这就可以对自己自觉,有了这种自觉就可以不惑。
孔子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孔子说的“命”是什么呢?一般来说是命运,实质上孔子将它认为是一种有的力量,称之为天命。知天命,就是要了解事物的规律性和利用事物的规律性,以使在处理事务中作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孔子由不惑到知天命是他认识事物的一个进步。知天命并不是谁想知就可以知的,因为一要认清自己控制的范围,二是要一心一意,尽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知天命要在不断总结过去,反思中渐进,并不是任何人到五十之后就可以知的,这是有条件的,一要知天,二要知人的前程。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孔子章节中讲,这个“耳”字,据近人研究,就是“而已”。这个“顺”,是顺什么,就是顺天命。孔子是讲天命的,对于这个天命,孔子主张“顺”,而不是“逆”。据上下文看来,冯先生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于是我从其说。孔子在当时条件下,一方面总结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另一方面,无可奈何于其中的变化法则,以至是他采取这种夹杂主观能动性少的“顺命”态度,也可以说他这个时候,掌握一定规律,分析问题的方法更加先进。
这个“矩”就是礼的“矩”,天命之“矩”。到七十之后,孔子自己认为,可以随心所欲而自然不超过规矩,在这个时候,他依然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是他经过不惑,知天命,顺天命,他的精神升华了。他的一举一动皆出于自然,毫无矫柔造作,这是的他已经完整的成为“仁人”了,也就是不用礼来约束,而是发自本心的一种境界,他的一举一动都值得后人效法,是一标准,也就是“圣人”境界。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的这则语录,可以说是总结了他个人修养的过程或是说成圣人的过程。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四十而不惑”是成圣成贤的准备阶段,从“知天命”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成圣的深化过程。从另一方面讲,孔子讲学、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距,就有礼和仁在内。七十以前不断的修行,要以礼克己而达到仁;七十以后,修行达到一定境界,从本心出发所有的言行,都符合仁,这是对礼的一种超越。这表明在人开始学习道理时,尚要以礼来约束,但达到道德的至高境界,人就不必以礼而来,因为他达到仁的境界,他的行为便是礼,因为此时的他以是一圣人矣。
附: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岁.
其父叔梁纥
其母颜徵在
其兄伯尼
野合:粗野不合礼仪
祷于尼丘而得孔子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史记·孔子世家》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六经):
《书》《诗》《易》《春秋》《礼》《乐》
(除去《乐》为"五经".)
一,确立了"仁""礼".
二,确立了"忠君尊王"思想.
三,确立了反对"过"与"不及",主张"中庸".
四,确立了坚信自己的信念(道)必胜的
思想.
五,确立了不迷信鬼神而又主张祭祀鬼神
和敬畏 "天命"的不彻底的"天道"观.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 孔 子 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 往拜之.遇诸途.谓
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
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曰:" 不可!好
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 诺,
吾将仕矣."
求仕
——寻求进用做官,
以便有机会治理国家.
行道
——推行"仁政德治".
噫!天丧予!天丧予!
耳顺:各种事情,听到后就能辨别
真伪是非.
从心所欲,不逾矩:凡心里想
做的事情,做就能做得符合真
理准则.
子路少孔子九岁,为人较粗鲁,但忠实可靠,
坦率耿直,对孔子的教导身体力行.孔子虽常
批评他,但很信任他.他在卫国执政的孔文子家
做家宰,孔文子死后,其子孔悝执政.后卫太子
伙同孔文子的妻子发动政变,子路为了冲进宫去
求出被围的孔悝,结果被叛军的戈矛把帽缨砍断,
帽子落地.这位忠实的孔子弟子,临危不忘老师
教导,说:"君子临死时,不能不戴帽子."立即
把帽子戴好,缨带结上,然后被打死,并被砍为
肉酱,当时子路六十三岁.
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在孔子"三十而立"前后,大约是
在他三十至三十五岁期间.
第二个时期,孔子在鲁昭公二十七年自齐返鲁
之后到仕鲁之前,也就是他三十七岁到五十岁
这段时间.
第三个时期,孔子晚年.公元前484年,孔子结
束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流浪生活,自卫回到鲁.
先后经孔子教育的弟子达三千人,其中精通
六艺的有七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