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礼仪的故事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09-10-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生活 >> 禮節禮儀
 
問題描述:

要短些

參考答案: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中国礼仪代代传

孔融让梨敬父母

黄香暖被教育人

中国礼仪不能忘

争做礼仪小标兵

1、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拿破仑.希尔

2、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3、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越周到越保险。——[英]托.卡莱尔

4、心诚气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明]薛宣《谈书录》

5、知识使人变得文雅,而交际使人变得完善。——[美]乔.富勒

6、谦恭有礼,人人欢迎。——托马斯.福特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