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说自己喜欢鲁迅的文章,其实只读过教科书上的摘录。但仅仅那几篇就足以改变我的写作风格。
我向来不喜欢咬文嚼字,所以尤其排斥描写文和抒情文。每到老师留此类作业时,我最痛苦。我喜欢议论文章,但我的思路却和拿高分不符,我只顾写自己的感想,忘记了给它添点儿彩。
不过这种说法也许是对文化低的美丽的检讨。因我读的书确是太少了,我有些独断,不喜接受别人的思想。但我却买了鲁迅先生的散文。我有些看不懂。有时是尤其看不懂。或许他的文章中国味道太浓。
我平日里已不怎么会用中国话说话了,这简直是一种耻辱。难道是因为我学了洋文?而可悲的是我的洋文没学好。但我不想在中文上下多少工夫,因为 现在文人太多了,书也多,我想找些喜欢的却无从下手。那应该不是文学。如今的言论太自由了,我的微有散光的眼睛找不到哪一本是讲实话的。
鲁迅先生好像对鬼神有些许研究,不然他的文章里怎会有诸多此类的文字。这也许与他所处的时代及环境有些关系,这只是猜测。但我敢肯定的是,若是现在,有哪位敢大张旗鼓的多写些鬼神之类的话,他便无缘以文学家为荣了。而鲁迅先生却可以名留千古。看来现在的言论自由也是有限度的。所以"除了'绝对'这个词以外,没有绝对。"
《鲁迅散文》这本书是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的封面一点也没有现今出版的各类书的富丽堂皇。但出版社的落款引起了我的兴趣,惟独"艺"字是繁体的,用毛笔写的有些潦草,但还可以勉强看出来,草头下面象是个执字,执字下面是个云字。由于笔画多,这个"艺"字写的很长。稍想了一会,觉出好像凡但与艺有关的事物,都要有些冗繁。我于是查了字典,才知道其本意和现在联系甚远:"会意。甲古文字形。左上是'木',表植物;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本意种植。后繁化为艺。"既然是繁化,那所谓的艺,应该是把源自于生活的东西再增加些内容,使之美化。也就是说,艺不是真实,那么用艺术来体现的事物,应该是有些失真的。
我非常喜欢鲁迅作品中那些非艺术的文字,因为我热爱真实。这在他的散文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他从不多加一个不必要的文字,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他的那些真实与简练,是最能沁透我思想的。
捧起书,刚读一、两篇就有莫名的悲感,其实我并没有真正读懂,也没见文中有悲哀的语句,可我仿佛陷入了一种境界,它使我和鲁迅的思想连结,我似乎就是他,满含百感的在读自己的文章,在如今这个陌生的世界里。
他是在述说,述说着内心,不是在创作。用心去体会,那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话语有些玄妙。那些都暗示或象征着什么?我要静静的读,闭着眼回味。回味之后,没记住一句话,只留有莫名的悲感,和惊讶的同感。他教书时所在的厦门大学的旧校门,就斜对着南普陀寺,近如咫尺。上学路上,我有时会顺便去寺里走走,末了在佛经赠送处拿一本经书或讲义。不知鲁迅先生在当时是否也会顺便去寺里走走呢;或更有幸与某位法师、大和尚交朋友呢?他的文章中有许多佛教用语。由于佛方面的书看的多些,我的思想、行为、话语都有些怪。这是他人的评价,我倒不觉得。但确是已经迎合不了这个飞快发展的社会了。还有那越发自私的人的本性。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有些与众不同,有时读完下句,却忽的不知上句是什么意思,也不知它为什么要和上句相接。
前一段,忽然想为家乡的一个老人写一篇文章作为悼念,之后就有个念头,想多写写家乡的事情,虽是个不起眼的小镇,却也有许多回忆;虽是简单的生活,细品起来也蕴着浓浓的五味。于是拟了些要写的文章的小标题,又想给它们起个总名,便闪出"乡·本"这个名字来,自己觉得尤为喜爱,认为乡既是本,本出自乡,人不能忘本,而乡,使人最难以忘本,这是大都市所不及的。后来竟发现鲁迅先生所作的散文,许多都来自他对于故乡的回忆。是啊,有亲身所感,才写的真切。自己还真的为这么一点的志同道合高兴一阵。
鲁迅先生的散文中,也有许多写人记事,但没见他彻底的表扬过谁,也没有明显的批评文字,好、坏都浸在其中,还真得琢磨一番。是啊,有时我们亲眼所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我们还哪有资格去评判自己以外的事物?这又是他令我敬佩的,即便他的这种做法是无意的;那他将更加使我敬重,因为无意之德应是真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