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掘地派”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09-10-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文化/藝術 >> 歷史話題
 
參考答案:

掘地派

(juedipai)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代表无地和少地农民的空想共产主义派别。领导人是温斯坦莱和埃弗拉德。温斯坦莱原为伦敦小商人,破产后到乡间为人放牧,同情贫苦农民争取土地的斗争。认为独立派于1649年3月建立的自由共和国并不自由,“真正的自由就是自由使用土地”,主张土地公有。自称真平等派,认为基督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真诚的平等派。1649年4月,退役军人埃弗拉德带领4个农民到伦敦附近圣乔治山岗开垦荒地,人数渐增至20几人。温斯坦莱加入,并发表《真正的平等派举起的旗帜》的宣言。掘地派的活动引起土地私有者的仇视。在政府的示意下,土地私有者进行骚扰和破坏,推倒小屋,践踏庄稼,围打垦荒者,拉走牲畜。掘地派不主张暴力斗争,而想用仁爱感化土地私有者。1650年3月,公社被迫解散。但是在其他许多地区,有不少支持者,出现了贫民耕种村社公地的运动。有的地方参加者达千人之多。由于地主和军队的镇压,到1651年,掘地派运动失败。1652年,温斯坦莱发表《自由法》,详细阐述了掘地派的主张,描绘了公有制共和国的蓝图。该著作被认为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与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齐名。

参考资料: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