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钝化问题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09-11-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教育/科學 >> 升學入學 >> 高考
 
問題描述:

活动性适中的某些金属在常温下与浓HNO3为何产生“钝化”?

參考答案:

例如,常温时铁、铝等金属在浓硝酸里可产生钝化现象。此问题通常有两种理论来解释:一种是吸附理论。认为金属的钝化是由于金属在硝酸中表面形成了由氧气分子以及OH-、O2-离子等组成的氧吸附层,氧吸附层导致金属钝化有四种可能:(1)氧吸附层增加了金属氧化的超电势,从而使金属氧化的难度增大;(2)认为金属表面原子的未饱和键在吸附了氧以后达到饱和,因此金属表面失去了活性;(3)认为氧吸附层排挤了金属表面本来接触的其他化学介质;(4)认为吸附在金属表面的氧原子被金属表面的电子诱导成氧偶极子,正的一端在金属表面,负的一端向着溶液,从而形成了一个双电层,阻滞了金属的氧化。

另一种是薄膜理论。认为金属在浓HNO3中当金属离子的浓度超过了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时,金属表面就形成了一层氢氧化物的膜状沉淀,它中止了金属与浓硝酸的进一步反应。而偏光分析的结果表明,铁在浓硝酸中钝化的原因是由于铁的表面形成了一层2.5~3.0 nm的γ-Fe2O3薄膜,这层薄膜中止了铁与浓HNO3的进一步反应。铝在浓HNO3中也同样发生钝化,经分析铝的钝化膜是一层无孔的γ-Al2O3,上面还覆盖着一层多孔的Al2O3·3H2O,所以在浓HNO3中铝的稳定性优于铁(在储运浓HNO3时,人们常采用铝制容器而不采用铁制容器)。

值得多说的是:钝化了的铁、铝等金属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例如铁在浓硝酸中钝化后,改放到稀HNO3里就不再被硝酸氧化;将钝化了的铁投入到CuSO4溶液中也置换不出铜。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