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意思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0-04-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文化/藝術 >> 文學 >> 小說
 
參考答案: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记者寿。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人类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不容战胜的对手也是自己。但事实上,人类惟一能影响、去改变

的也是自已。

俗谓本性难移,真实也不是完全不能改变。只是改变的阻力很大,每段时间都只能改变一点点,让我们根本没有耐心去体认那些改变,进而在心理上放夺了改变的意图。

老子便明白地指出,能够对他人有所了解的人,称得上是聪明的人。

但只有能了解自己,才算得上“心有明镜”。

能胜过别人的人,称得上有力,可以智力胜人,也可以勇气胜人。

但只有能自胜的人,才称得上是强者。

知人者不一定能自知,胜人者也不一定能自胜。了解自己的优劣而能去面对的人,才能算是能够体认道的“成道人”。

知足而淡泊的人,永不缺乏,所以反而是最富有的人。能够了解自知、自胜,并且努力去求取者,才能算是有志之人。

永远遵守道理的人,才能真正永垂不朽。即使肉体死亡,精神仍然长存,这种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自知”、“自胜”、“知足”、“强行而有志”,正是求“道”者最基本的人生观。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