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经济学是新生事物,而传播学是成熟的学科。
《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出版
赵曙光 史宇鹏著
最近几年,媒介经济学成为业内的热门话题,各种著作也是从出不穷。但是绝大多数论著缺乏对媒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的了解,从框架体系、研究方法到基础概念存在很多误读之处。相应的是这些论著多属跟风之作,热点过后也就失去了价值。
与其他相关著作相比,湖南出版集团推出的这本媒介经济学的著作尤其侧重于两点:一是规范媒介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体系。有些学者在讨论媒介经济问题时,既不知道该如何设定假设和进行实证分析,也不知道推导出来的结论在多大范围内有效,所得出的结论也往往存在偏颇之处。希望阅读本书的读者了解规范的媒介经济学研究方法,共同将这门学科的研究引向科学之路。二是架构媒介经济学研究的分析框架。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在讨论媒介经济问题时容易流于天马行空,业界缺乏交流的共通之处。本书着力构建媒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体系,展示推导过程,并且告诉读者结论的适用范围,让读者明白媒介经济学研究应该在什么样的框架内展开。这些概念体系和分析框架,既与实践密切关联,又是在与实际脱离一定的距离之后做出的抽象,理论只有与实际保持了这样的距离,才能过滤掉种种杂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郭庆光教授认为“此书的力量在于严格遵循实证的方法,从大量的媒介经济现象中总结概括出普遍的规律。作者从假设到推理的演进是清晰、准确的,丰富的案例为书中的理论阐述提供了可信的证据。这种将理论和应用的有机结合正是学习和研究媒介经济学的读者所期翼的”;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专任教授 媒体观察基金会董事长冯建三给予了高度评价:“西方媒介经济学发展至今十余年,虽有成就而值得借鉴,仍不如中国学人以本地情境,厚植人文,社会与经济关怀,提炼及积累媒介经济与政治的知识。特别是中国大陆的媒体性质,具有潜力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媒介所必须同时完成的媒介之经济、资讯、娱乐、及教育功能,从理论从面给予适当的阐述,从实践从面给予贴切的验证,既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媒介的营运动力之一,又要满足不同地区及阶层的媒介资源公正配置之需要。曙光与宇鹏先生的著作放在英语世界同类著作中评比,非但毫无逊色之虞,实有后出转精的机会。特别是若继续针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情况下媒介的形态与内涵,多加耙梳,则假以时日,作者对理论界的贡献当可期待”。
《经济观察报》总编辑何力认为“这是一本在媒体研究领域告别直觉主义思维的书,它引入了实证的方法,注意到媒介行为、市场结构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作者既热心跟踪媒介市场的最新变化,又尽量给予远距离的审视和关照。并努力为媒介经济现象的分析提供一个一般性的模型,以解释各种媒介市场结构形态的内在差别,包括这种差别又是如何影响各个媒介市场的运行方式。书中的探索有利于读者厘清媒介经济现象的内在逻辑,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内容简介:
从现代意义上的媒介产生以来,其在经济领域内的影响从来没有现在那样夺目。媒介产业本身已经成为媒介报道的重点。媒介经济学旨在研究各个媒介如何在不同的约束因素和资源条件下,选择最优化的行为,实现利润最大的化目标。虽然中国媒介经营管理的原则是“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但是我们可以将社会效益理解为约束条件,媒介利润最大化目标必须是在社会效益的约束下实现的。本书共十一章,第一章着重介绍媒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是阐述媒介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从微观角度对媒介存在的经济基础和成本最小化问题的讨论等。第五章至第九章属于媒介市场结构的理论分析。第十章探讨了媒介产业中愈演愈烈的联盟与兼并行为。第十一章从媒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讨论了媒介产业管制的效率依据以及放松管制和强化管制的统一问题。本书完整系统地分析了完全竞争等四种媒介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有助于人们理解处在转轨期的中国媒介市场,同时规范、科学的分析方法也为媒介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较高的起点。
什么是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传播学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此外,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边缘科学,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①但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立足点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
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②
研究传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其它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增养互相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告消息,怎样接受新闻与智据,怎样受教于人,怎样消遣与娱人。首先了解人于人怎样建立关系。③
传播学起源: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美国的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传播理论,并提出了种类繁多的传播模式,诸如以文字、图形和数学公式等表述的各种模式。传播学家运用不同的模式来解释信息传播的机制、传播的本质,提示传播过程与传播效果,预测未来传播的形势和结构等。一般认为,传播学的奠基人有五位:④
1、 Harold Dwight Lasswell, 拉斯韦尔(1902-1980) 是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学5w模式
2、 Kurt Lewin,卢音(1890-1947)德国犹太人。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的概念。
3、 Carl Hovland,霍夫兰(1921-1961)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把心理学实验方法引入了传播学领域,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
4、 Paul F.Lazarsfeld,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奥地利籍犹太人。罗杰斯指出,拉扎斯菲尔德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的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⑤
5、 Wilbur Schramm,施拉姆(1907-1988)美国人,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主编了第一批德传播学教材。开辟了如: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等几个新的研究领域。他被认为是集大成者。
之所以起源于美国,是因为20世纪上半页,欧亚大陆连续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祸害,而美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众多科学家的避风港。而且,美国本身由于本土未遭破坏,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一直持领先地位。比如:1920年匹兹堡无线电视台的开业,1926年,全美广播公司NBC的成立等等。⑥
从社会状况来说,美国的政治与社会生活中有着高度重视大众传媒的传统,在政治机制中大众媒介是与立法机构、政府机构互相制衡的力量之一,报纸曾被称为第二国会。
从学术传统来看,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盛行,学术研究特别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大量的实用信息为人们所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的运行。但是也有大批的商业推销政治宣传欺骗、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这些问题或是潜在问题就成了美国学术界必须面对、必须研究的课题。
以上条件,都决定了传播学起源于美国。
传播学在美国问世后,很快传到西欧和日本。英国的传播学研究从60年代开始蓬勃兴起,在方法论上可分为四大学派:以麦奎尔为首的社会学派;以霍洛伦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牌;以奇斯曼和加纳姆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牌;以利兹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职能学派。日本的传播学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两大特点:一是沿袭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理论体系,并着重发展了强调受众有权直接参加传播过程的社会参与论;二是实践优先于理论。苏联自60年代起,开始重视研究传播学理论。苏联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分别提出了各自的 传播模式,较著名的有菲尔索夫传播模式和阿列克谢耶夫传播模式。⑦
应当看到,西方传播学者在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比如,他们不适当地把传播放到人类第一等重要的地位去认识,从而排斥了人类的生产能力这一主要标志;他们把传播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分别归之于人的本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把他们和社会生产方式联系起来予以考察;在研究传播事业的社会控制时,又往往不能彻底揭示社会内部的深刻矛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