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出自何处?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09-05-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人文學科 >> 中國文學
 
參考答案: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出自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大意是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人有了羞耻心,才会有志向、抱负和气节,才能意志坚定,于贫富、得失、义利之间有所取舍,而不是任凭物欲驱谴。相传,齐国有个人,每次外出都吃饱喝足而归。他的妻子问他一起吃喝的都是些什么人,他说,都是一些富贵的人。妻子表示怀疑,就偷偷尾随他出去。走到城里,发现没有一个人同他说话。走到墓地,他便向扫墓的人讨残杯冷炙,这就是他吃饱喝足的办法。可见,如果一个人没有羞耻心,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