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第九六首 怎么理解啊?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0-06-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文化/藝術
 
問題描述:

第九六首

少年击剑更吹萧

剑气萧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

万千哀乐聚今朝

參考答案: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①,万千哀乐聚今朝②。

【注释】

①谁分——谁料。 归棹(zhào照)——归舟。棹,船桨。 ②哀乐——暗用谢安语。《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作者本年四十八岁,适当中年。

【讲解】

此处是“剑”、“箫”意象在定庵诗中的最后一次出现,亦是他对平生深有所感的“剑箫”心事即“一箫一剑平生意”的总结。

前文说过,“剑”和“箫”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构建成了定庵心灵世界不可割分的两个层面。他也多次在反思“剑”与“箫”的命运,我们也已大都看到。但这一次不同,诗人斩钉截铁地用到了一个“消”字,所谓“少年哀艳杂雄奇,暮气颓唐不自知”(《己亥杂诗》一四二),他真正意识到剑气箫心的“消解”的结局了。诗以“苍凉归棹”、“中年哀乐”作结,戛然而止,而一种心潮跌宕的复杂况味纡徐不尽,耐人幽寻

参考资料: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