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举新中国成立后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所处社会地位的历史沿革?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0-06-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举报/纠错
 
分類: 社會民生 >> 法律
 
問題描述:

老师出的题目,谢谢,

我理科的,总结不出来

參考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是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

包括国有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等。

建国初,没收官僚资本和外国在华资本转变为国营经济(公有)

农业和手工业属于个体经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属于私营经济,都是非公有经济,占有相当比例。为适应********建设需要,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通过合作社和公私合营的形式改造为集体或国有经济(公有)

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公有制建立,中国进入********初级阶段。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都是单一公有制经济。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202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聯絡我們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