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炉的保养?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0-09-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娛樂休閑 >> 收藏
 
參考答案:

公元1428年的一天,明宣宗朱瞻基在看过臣僚呈递的所有图样和样品后下了一道谕旨,宣布使用暹罗国晋献的风磨铜开炉铸造宗庙祭祀所用鼎彝和内府日常炉具。

这些样品所用的铜料都经过6次甚至12次提炼,而造型则一律根据《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和宋元名窑产品。

当时正是宣德三年,海内升平,四方朝贡,这使宣德皇帝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亲自督促这件事以补内藏之缺。但这种铜香炉只铸造过一次,一共有3000多座。

由于那些铜炉数量稀少,异常精美,因此在当时就十分珍贵,以至后世纷纷仿制,使“宣德炉”这个名称竟被广泛引用,成为所有铜香炉的通称。

宣德炉有栗壳、茄皮、棠梨、褐色和佛经纸等多种色泽,其中以佛经纸色为第一,而炉体分为炉身、炉耳、炉足三部分。

真正的宣德炉的款只有“宣”、“宣德”、“宣德年制”和“大明宣德年制”4种,各种字体都有,但以楷书为多,笔法自然流畅,庄重而威严。最早,有些真宣确实没有款,但流传至今,早已被各代添刻完毕,现在已绝对没有无款之物。

真宣由于长时间随主人案磨布擦、细细珍藏,器物表面一般都有厚厚的包浆。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