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通货膨胀前存了一些物品(如贵重物品,金,银等)那在通货膨胀后,我再出手这些物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货币.
那如果我在货币升值前存了一些物品(如贵重金属,金,银..)那在货币升值后,这些物品会不会随着货币升值而变得更加值钱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意思是:货币升值是相对别的国家的货币来说也就是用同样的钱可以购买别的国家的更多的东西,而在自己的国家并不会有什么直接影响?
货币升值等于通货紧缩吗?
參考答案:。通货膨胀对国内的经济增长、物价稳定、收入分配、就业等宏观领域产生诸多不利的冲击,这里不讨论其各种不利影响。最直观的效果是通货膨胀提高了我国的GDP地位和国家财富。如果我国的物价始终保持稳定,没有任何通货膨胀,那么我国当前的以美元计算的GDP将是:37292.42/8.27=4509.36亿美元,那么在国际上的地位将是20名左右。从这个角度看,通货紧缩的危害要远大于适度的通货膨胀。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比没有意义,因为每个国家都存在通货膨胀。在我国采取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之下,通货膨胀会显著影响我国的GDP地位,而GDP的比较多是以当年的名义汇率进行衡量的。在别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果我国没有通货膨胀,甚至是保持通货紧缩,那么在国际比较时就是很吃亏的事情。
这里的关键是在存在适度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而本国货币的汇率能够保持稳定,考察各个大国崛起的过程,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所以通货膨胀也是大国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货膨胀在国内也许只是引起财富的重新分配,而总体上的实际收入可能没有明显变化,但却会引起国际间实际财富的相对变化。尤其在中国十余年来保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的情况下,136515.0亿元和37292.42亿元在当前的国际购买力绝对不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出,保持适度的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累积的结果会使名义GDP成倍增加。
另外一个可以使大国的经济地位成倍提升的途径就是使本国货币升值。日本的汇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曾经从360日元兑换1美元升值到了80日元兑换1美元,升值了4倍,目前也保持在100日元左右兑换1美元,升值幅度也有3倍左右。如果日本的货币汇率保持不变,按日本战后40年(1950~1990)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计算,即使包括其通货膨胀效应,其GDP也将只是现在的三分之一左右,也不会是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类似,德国经济总量的提升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本币升值。
我国的汇率从总体上看,一直是处于贬值态势,从1950年代的大约1.5人民币兑换1美元,贬值到1980年代后期的大约5.7人民币兑换1美元,再贬值到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大约8.27人民币兑换1美元。以美元衡量,1994年的汇率并轨,使我国按美元计算的名义GDP从1993年的6076.21亿美元(34634.4/5.7)下降到了1994年的5654.10亿美元(46759.4/8.27),而当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2.6%。而如果我国当年汇率改革时定值为5.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并且一直钉住到现在,那么我国的美元计算的GDP将为23950亿美元(136515.0/5.7),也许早就是世界第四经济大国。以中国当年的成本优势考虑,当初汇率改革时定值为5.7:1和8.27:1的结果,我认为不会有明显的不同。
本币汇率相当于是各国的经济地租,同样多的实物资产,如果租金高,福利水平就高。因为本国的币值高,其国际购买力就强,就会节约实际资源。而汇率水平的决定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所谓的均衡汇率水平从来没有明确的统一的计算公式。出口导向型的发展道路所推崇的汇率贬值来促进出口的成本也是很高的。
以购买力衡量,我国的汇率水平存在较大幅度的低估,并且我国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所以有较大的升值承受能力。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选择适当的时机释放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借势升值,提高我国的经济地位和财富总量。通货膨胀直接提高我国以本币计算的名义GDP,在钉住汇率制度下,间接地提高了以美元计算的名义GDP,从国内来看,这样增加的GDP是虚的,但从国际看并不是虚的,虚增这部分可以买到现实的国际商品;而本币升值不影响以本币计算的名义GDP,但直接影响以美元计算的名义GDP,直接影响我国的财富总量。
总之,通货膨胀和本币升值是提高一国名义GDP的两个重要杠杆,如果我们把名义GDP视为财富和国际地位的象征的话,还是要重视运用这两个杠杆。但需要指出的是,保持通货膨胀和本币升值都应当控制在适度的范围,都不能离谱,否则就适得其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