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说的“仁”和孔子说的"仁"有何不同?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1-11-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教育/科學 >> 理工學科
 
問題描述:

难道只是 兼爱 和 先爱自己 后家人 然后天下 的区别吗?

參考答案:

孔子复周礼的进程并不顺利,其中最大的困难并不在于周礼当时已经散落在民间,而在于人们知道礼却不依礼而行。周礼失散并不要紧,只要注意收集,加强学习,总是可以了解和掌握的。但是人们明明知道礼的要求却不依礼而行这个问题就大了。孔子经过长时间的思索,终于明白行礼还需要有内在基础,有了内在基础人们才会自觉地按照礼的要求行事,这个内在基础就是仁。所以孔子的仁与礼是分不开的。

而墨子的仁是与利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利不是个人的小利,而是利天下的大利。墨子主张的“十事”包括尚贤、尚同、节用、非乐都与利分不开,兼爱也不例外。墨子的兼爱是针对儒家的别爱来的,有差等的爱就会造成人人相争家家相夺国国相伐,如果爱天下人就像爱亲人爱自己,那么就不会有这些争斗,就能“兴天下之利”,这就是墨子所说的“兼相爱,交相利”。

总的来说,孔子认为,仁是行礼的内在基础,礼是行仁的外在目的。墨子认为,仁是交利的思想基础,交利是仁的必然结果。并且要注意的是,孔子的仁是别爱,墨子的仁是兼爱。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