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吕祖谦的东莱博议的电子版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09-06-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人文學科 >> 中國文學
 
問題描述:

重赏之下待勇夫

參考答案:

《东莱博议》原名《左氏博议》,是宋人吕祖谦「为诸生课试之作」,因指导诸生课 试之文,「思有以佐其笔端」而作。此书遂随科举考试而广为流传,到今日仍是指导议论 文作法的最佳书籍。本书因原文篇幅浩大,所以力求简要,语译能交代清楚的,不再注释 。注释以隐文僻句的出处说明,及语译时未能详明者为限。而研析部分重在文章脉络的分 析,变巧手法的深究,偶尔也探讨到思想的层面,以提供读者欣赏与分析的端绪。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复中博学鸿词科。授太学博士,官至直秘阁、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与朱熹、张□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他主张“明理躬行”,治经史在于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在文学上则力求融合道学与辞章。

吕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稽载籍,兼总众说,自成学派,深得一时人士称赞。吕祖谦主张均田恤劳,发展生产,宽厚民力,恢复国土。在学术上力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矛盾,并吸收永嘉学派、永康学派的经世致用之说,被朱熹视为“杂博”。其哲学思想继承程颢“心便是天”之说,认为心即天即神,宇宙万物及其变化不能存于心外。心的一念之发,可以流金炼石、奔雷走霆,这与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相类。然而,他也讲“理之在天下,犹元气之在万物也”。与朱熹“天下只是一个理”相似,吕祖谦在认识论上强调“明心”,在教育上重视“育实材”,在历史研究方面发扬了中原文献之学。著有《东莱左氏博议》、《吕氏家塾读书记》、《大事记》、《文海》、《古周易》、《书说》、《春秋左氏传说》、《春秋左氏传续说》、《吕东莱文集》及与朱熹共辑的《近思录》。

吕祖谦学问渊博,著作宏富,有《古周易》、《书说》、《吕氏家塾读诗记》、《东莱左氏博议》、《历代制度详说》等十余种,并与朱熹合撰有《近思录》。其中《东莱左氏博议》一书,收录他论《左传》的文章80多篇,深入浅出,论辩有力。陆游在给曾逢的信中曾加以赞扬。《吕氏家塾读诗记》是宋人研究《诗经》的重要著作。他编有《宋文鉴》 150卷。又编有《古文关键》,选辑韩、柳、欧、苏、曾等人文章60余篇,在评注批点中,可以见出他对古文体格源流、命意结构、句法字法等的一些可取的见解。

吕祖谦的诗文大多为“不得已而作”,“诗多挽诗,文多铭志”(吴乔年《东莱集》序)。他的议论文笔锋犀利,闳肆辩博。《入越记》、《入闽录》等记会稽、武夷之游和鹅湖之会,叙事井然,写景清丽,不失为长篇游记中的佳作。诗有80多首,其中少数写景的七律和七绝较有情致。但不如学术有成就。

诗文集《东莱集》,通称《东莱吕太史文集》40卷,有宋嘉泰四年吕乔年刻元明递修本、《续金华丛书》本。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