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溜子是什么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2-02-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文化/藝術 >> 器樂/聲樂
 
參考答案:

土家“打溜子”

又称“围鼓”。是土家族独特的“锣鼓乐”演奏形成,流行于五峰及湘鄂西一带。是五峰“锣鼓乐”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种,演奏者充分运用速度、音色、力度、板式结构的变化,将各种不同的曲牌有机地连缀成套,加以乐手精湛的演技,表现出各种生动的形象和情趣,极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打溜子”乐班由五人组成,分别为鼓、锣、勾锣、双钹(分头钹、二钹,亦称上下手)。双钹音色别致,一高一低,一亮一哑,形成鲜明对比,可根据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以及敲击钹的不同部位而奏出多种音色。富有极强的模仿力,故很多曲牌以鸟兽动态而名,如“燕平翅”、“风点头”、“凤凰闪翅”、“龙虎斗”、“龙摆尾”等,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打溜子”曲谱,有文谱、武谱之分,文谱用于红、白喜事礼仪,武谱用于除用于喜事之外,还用于玩灯(舞狮、舞龙)等。县歌舞团演出的《打起溜子迎稀客》曾获文化部“蒲公英”比赛银奖。

“咚咚喹”和“木叶”

“咚咚喹”用细竹制成,长约4寸,开有音孔,吹咀削成楔形夹以竹叶为簧,音色明亮清越。今民间善吹者已不多见。“木叶”,即将木、草叶片置于唇间吹奏,既可吹奏各种曲调,也可模拟林间鸟语,极为山乡青年男女喜爱,亦常为村童玩具。

此外,胡琴竹笛等丝竹管弦在五峰颇为盛行,传统曲牌分《南路》、《北路》,多演奏小调和时兴歌曲。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