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山,尤爱游名山!
曾游过许多名山大川,深感于祖国山川的千姿百态,特点各千。
人们对于山的崇拜,起源于原始社会。由于山的高大雄伟,以及难于攀登等原因,给人以神秘感,被古人当作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最早的时候,山还被当作“天梯”,“神仙”之所以能“上下于天”,就是沿着山爬上去的。这样,就在我们人类的童年时代,便产生了许多“神仙”居山的神话与传说。如西王母在天山瑶池宴请穆天子;昆仑山直达天廷,黄帝居之。所以我们的祖宗都以“赫赫我祖,来自昆仑”而自傲。
传说中的“三山”也因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
“三山”又称“三神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从此以后三神山的名字,便在古代小说、戏曲、笔记中经常出现,然而它是传说,不存在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名作“长恨歌”中,非常诙谐的说:“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既然是仙山,“凡俗”之人哪能见到!
不愧为一代雄主的秦皇汉武,却十分迷信神鬼,据记载,秦始皇巡幸天下名山大川,曾登崂山望“蓬莱”、“瀛洲”。汉武帝也曾来崂山,祀海求仙,以求“长生不老”。至宋代,郡守朱处约在秦皇汉武求仙的地方,建起了蓬莱阁,人们称为“蓬莱仙阁”。古往今来又不知有多少名人慕名前往寻访“仙迹”。
苏东坡有诗曰:“东方云海空复空,群山出没空明中”,仙迹是没有的,一“空”而已。但这里的景色却异常动人。
“五岳”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他们是封建时代帝王加封的。
“史记集解”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帝王们为了“报天之功”,常以雄伟险峻的大山为祥瑞,在峰顶上设坛祭祀,举行封禅大典。
封禅的理论起源于战国时代的齐、鲁。而第一个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秦皇亲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处。到了唐代,封禅活动更加频繁。经过封建帝王的大肆吹捧,五岳的地位更高了。
我国的名山不少,庐山、黄山、峨眉山名气都不小,唯独这五座山尊为“岳”,不是没有道理。拿东、西、中三岳来说,都位于黄河岸边,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五岳在我国虽不是最高峻的山岭,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了。“诗经”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等诗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由于受到当时一些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天下名山全面考察,当然也就无法“择优录取”了。
五岳劈地摩天,气冠群伦。千百年来,皇帝在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客也喜欢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五岳更加有名了。难怪人们登五岳后,会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慨叹。
东岳泰山耸立在山东省中部,高接云天,巍峨陡峻,气势磅礴,最高峰为海拔1500多米,尊为五岳之首。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不过他当时所说的天下,仅限于鲁国邻近的几个国家。后人在泰山山顶上刻有“孔子小天下处”的碑碣,以示纪念。故登泰山,自古有“小天下”之说。唐代诗人杜甫登临泰山山顶后,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据记载,历代有七十二个帝王,都来过泰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衡阳盆地北缘的湘江之滨。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0米。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到过这里,山上散布着庙宇亭台、石刻碑记等古迹,而且林木苍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岳独秀”的美名。山脚下的南岳庙,始建于唐代,是湖南省最大的一座古建筑。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华山的雄险居五岳之首。“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临犹如上天梯。游客到了“千尺幢”下“回心石”处,如无勇气,便会回心转意,望峰兴叹,悻悻而归。据说唐代的文人韩愈曾偕数人同游华山,登上苍龙岭时,只见下面万丈深渊,白云绕路,不堪回首,顿生绝望之念,便写了一封遗书投在崖下诀别,后来还是华山所在地的官员把他救下山来。如今在当年韩愈痛哭投书的地方,经过修复,已是石级平稳,石柱为栏,铁索可依,还可以索道上下,已不愁登临之险了。华山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在华山西峰上,至今还留有巨大的“斧劈石”。
北岳恒山在山西省东北部,山势陡峭,沟谷深邃。主峰玄武峰海拔2,017米,这里因交通不便,声名不如泰山、华山那样昭著,但偏是深山藏宝,恒山的许多古迹,如挂在半空之中、镶嵌在笔立的山壁上的“悬空寺”,邻近处还有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塔----应县木塔,在全国是仅有的。
中岳嵩山,屹立于河南省豫东平原西隅。有三个高峰,其最高峰1440米。始建于秦代的巍峨庙宇----中岳庙,是五岳之中较为完整的一所岳庙,也是我国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此外,还有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建造的“观星台”,以及被称为我国佛教禅宗发源地的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