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肉刑诏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2-04-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教育/科學
 
問題描述:

麻烦帮我翻译除肉刑诏

參考答案:

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僇⑨,而民不犯。何则⑩?至治也(11)。今法有肉刑三(12),而奸不止(13),其咎安在(14)?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欤?吾甚自愧。故夫驯道不纯而愚民陷焉(15)。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16)。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17),刻肌肤,终身不息(18),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有虞氏”,远古传说中的部落,舜为这个部落的酋长。活动于蒲孤一带,即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⑨画衣冠:以画有特别的图形或颜色的衣帽来象征各种刑罚。章服:指给罪犯穿上有特定标志的衣服。章,彩色。僇(lù,陆):侮辱,羞辱。按:相传上古有所谓象刑,即以特异服饰象征五刑,以示耻辱,而不用肉刑,未必可信。⑩何则:为什么呢?则,语气词。(11)至治:政治清明达到了顶点。至,到达极点的。(12)肉刑三:古代的三种肉刑,一般指黥(脸上刺字)、劓(割去鼻子)、刖(断足)。梁玉绳《史记志疑》认为是指劓、刖、宫(残害生殖机能)三种肉刑。(13)奸:指违法犯罪的人与事。(14)咎:过失,罪责。(15)驯道不纯:教导的方法不恰当。驯通“训”,教导。纯,善,好。陷焉:意思是陷入犯罪的境地。(16)这两句诗引自《诗经·大雅·泂酌》。恺(kǎi,凯)悌,指平易近人。(17)支:同“肢”。(18)息:生长。 〕“楚”,痛苦。

参考资料: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