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薄力单的小蝴蝶飞越海峡、海洋的“迁徒事件”次数很少,人们一般很难见到,在中外的历史和科学书刊中均有记载。
“迁徒飞行”是某些种类的蝴蝶所具有的一种特性,每次参加飞行的蝴蝶数量都有成千上万,最多的能达数十亿。一般是单一种类的蝴蝶,有时也有二三种蝴蝶的混合编队。迁徒的距离不等,短的百八十公里,长的可以横渡大洋,作洲际旅行。例如:1935年曾有大群斑蝶,从墨西哥飞迁到加拿大和阿拉斯加,行程达4000公里。据文献记载,我国蝴蝶的迁移飞行,大部发生在云南、广西两省。最近的一次发生在1933年,当时报纸曾报道说:“民国二十二年五月二日正午天朗,云南昆明距市东方40里之大板桥,忽有白蝶数千万漫天蔽野,由东面飞来,遍布于该镇之田亩林林及屋角墙壁等处,白茫茫毫无空隙……。此蝶群休息2小时后,又行飞起……。”
小小蝴蝶有这么强的飞翔力同它们翅膀的发达分不开。一般蝴蝶翅膀面积都要大于它身体的十几倍,稍稍扑动就能产生很大浮力。绝薄的一层翅膜上布满许多纵向的“翅脉”,就如牢固的骨架。前后两对蝶翅分别长在它的中胸和后胸上,这里胸壁坚厚,肌肉强健,富有强大弹性,因此能有力地鼓动双翅作长途旅行。
当然蝴蝶翅膀再发达,想要一连几十个小时不停顿的越洋过海,仍是困难的。除了中途在大洋中寻找岛屿歇息外,恐怕还要靠它们的滑翔本领。有的蝴蝶从高空飘然下降时,能张开双翅一动不动地滑翔而行。飞越大洋的蝴蝶大约也是巧妙的利用高空气流的动向,滑翔前进,颇有点顺风行帆的意思。
那么,蝴蝶远渡重洋去干什么呢?去传播花粉?还是去觅食、旅游、“谈恋爱”?至今仍是昆虫学界的一个谜,目前只能解释为蝴蝶具有“迁徒飞行”的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