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重组DNA时的载体为什么最好要用多个限制性内切酶切点?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09-06-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教育/學業/考試 >> 學習幫助
 
問題描述:

人教版高三选修本P50 倒数第二段“作为运载体必须有以下条件:……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只要一个不是就够了吗?或者说是为了方便鸟枪法所以要越多越好?那如果是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的载体也是最好要多个吗?那是为什么?

參考答案:

5月7日 19:50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一级和二级两大类。在基因重组,基因解析方面广泛使用的是二级,一般情况下识别由4~8个碱基构成的特定序列有选择地将其切断。一级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则跟特定的碱基序列结合,切断位置上不具有特异性。

以典型的二级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为例,识别5’-GAATTC-3’这一序列(双链中的另外一条链为3’-CTTAAG-5’)将各链上连接G(鸟嘌呤)和A(腺嘌呤)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切断生成两个DNA的断片。

由该例子可见,在许多场合,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地方是一个回文序列(palindrome),在这个位置上呈锯齿状切断后给生成断片的末端一个单链部分(叫做附着末端)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断的断片的末端是互相吻合的,所以使用连接酶就很容易把这些结合起来。这就是 “剪刀与糨糊”这种说法的由来。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