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八旗的最基本的管理单位是佐领。那么如果佐领下边的成员变成军机大臣的话,还属于他原来的佐领下马。
比如,和绅世袭祖先的三等轻车都尉,但是他们家还属于某一个佐领下吗。和这个佐领,身份上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參考答案:八旗制度具有相当大的束缚性,因此一旦编入某佐领下,除非有特殊情况,如抬旗、改旗、出旗、没入辛者库等等,否则就是一辈子在这个佐领下。可以这样理解,有些类似于新中国早期户籍制度,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则户籍一辈子只能在某个单位或组织里。当然,现在的户籍制度比八旗的制度更具有流动性,可以因为升学、工作等原因改变,而那个时候若没有特殊原因要改属佐领则是很难的。
一个人有多高的爵位、当多大的官与所属旗份和其本身身份(如正身旗人还是包衣)有较大关系,但与所属佐领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一旦得到皇帝的宠幸或是因联姻关系而改变佐领的情况就比较多了。如和珅原属满洲正红旗人,后一度抬入正黄旗,与其同朝的阿桂,原属正蓝旗,后抬入正白旗。当然这种情况的现象在改属旗份、佐领的案例中属于极个别现象,大多改属旗份是因为后、妃族的关系而抬旗的,如康熙朝的佟家因是康熙的母族兼妻族而由汉军旗抬入满洲旗,最大改变的是嘉庆的母族魏氏(抬旗后改魏佳氏),由内务府正黄旗的包衣直接抬入满洲上三旗的镶黄旗。
佐领起到的作用是登记户籍,管理本佐领的人丁、兵役等情况。
对非包衣的佐领来说,佐领对本佐领下的人丁没有人身依附的权利。其权力仅仅是负责登记户口、丈量田地,每三年一比丁(为了挑选兵丁),再加上一些民政、教育事务,如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岁时教戒本佐领旗丁。还有一项经常在做的事,就是经常要作为证人的身份。比如:某人死后,其子孙袭爵或替职的话,佐领的证明文件是必不可少的。
那些由一个或几个家族世袭佐领的话,佐领的职务只在一个或几个家族的成员中传递。一旦该佐领出缺后,从家族中选出几个有资格担任的人,由皇帝亲自引见后予以任命。
还有一个就是公中佐领。公中佐领是非世袭佐领,佐领一职由该佐领下的人员中拣选任命。公中佐领的员缺皆以本旗不兼部务的世爵人员或二品以下、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内拣选兼任,地位较世袭佐领为高。
你所说旗员地位比佐领高,佐领是否对该旗员有束缚的权利?从佐领的职责上来看,就知道其实佐领起到的是民政方面的作用,兼有军事职能。相当于只是替朝廷管理户籍等事务,而不是领主,因此就没有人身依附关系,没有对该佐领下人有绝对的领导权。佐领是一个户籍单位,就好比现在的街道办事处之类的(虽然比喻不是很恰当,但希望你能明白)。
对属员有比较大的管束权的佐领,要属那些包衣佐领或管领(半个佐领)。尤其是下五旗王公府的包衣。佐领/管领在其所管辖佐领/管领内的包衣有相对较大的权力。有时候其权势、气焰嚣张,经常倚仗身份压榨属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