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的兴衰史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2-08-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教育/科學 >> 學習幫助
 
問題描述:

富阳的兴衰史

參考答案:

富阳历史悠久,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县。初置时幅员辽阔,辖境含今桐庐、建德等地。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析富春县地置建德、新昌(后改寿昌)、桐庐3县。次年(226),又置新城(后改新登)县。富阳、新登两县建置以此而始。

富阳古称富春。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名诛岁。东汉建武元年(25)复名富春。东晋太元十九年(394),为避简文帝生母太后郑阿春讳,更名为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新登初名新城,后梁开平元年(907)始有今名。

富春之地,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汉以后,隶属多变。隋、唐、宋、元、明、清均归杭州府(临安府、杭州路)所辖。民国时期,初属钱塘道,民国16年(1927),废道直属于省。民国27年,改属第一行政区,后又多次变更,至民国37年,改隶第四行政区。1949年5月4日,富阳解放,初属临安专署,1952年改为省直辖,1955年划归建德专署。1958年12月,改属杭州市至今。

富阳历史上曾两度撤并。隋开皇九年(589)并入钱塘(后改钱塘)县,大业三年(607)复置;1960年8月并入桐庐县,1961年12月复置。新登历史上曾5次省并。三国吴黄武七年(228)并入桐庐县,西晋太康十年(289)复置;旋又并入富春,东晋咸和九年(334)复置;隋开皇九年并入钱塘县,大业三年复置;唐武德七年(624)并入富阳县,永淳元年(682)复置;1958年10月并入桐庐县,1961年12月又从桐庐县析出,划归富阳县。

1994年1月1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销富阳县,设立富阳市,行政区域不变,隶属杭州市。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