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人物语言要求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2-08-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文化/藝術 >> 文學 >> 戲劇
 
問題描述:

一道考试题.有三点,知道的朋友告诉一下

參考答案:

动作化、个性化、口语化、

(一)动作化

劳逊说:“对话可以使剧作者在广大的事件范围中展开动作,从而构成戏的背景。关于其他时间的报道,(观众从对话中知道或意识到),足以增加情绪的紧张,导向压缩和爆发,这一切便构成动作。”

戏剧由于受时空限制,不允许剧情停滞。它要求剧本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推动剧情(不仅是当前的剧情,而且包括尔后一系列的剧情)不断向前发展,很好地揭示矛盾,展开矛盾,激化矛盾,从而使戏剧进入高潮。

戏剧语言,既用得合乎人物思想性格,又符合特定人物的行动目的,且兼顾到与后面情节的衔接,正好符合了能促进事件、冲突发展的动作化要求。

(二)个性化

戏剧语言是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剧目中,凡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都必定具有鲜明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人物的语言要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社会阶层色彩。因为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总是不能离开他所处的时代和所属社会阶层的特征。

2.人物语言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年龄,出身,经历,文化修养,身份地位以及气质等,让观众具体形象到底认出他是怎样一个活生生的人。

3. 人物语言不仅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反映出他说话特有的方式,语调,习惯用语和说话的神态。每个性格都应有一种与它相适应的语气。

4. 要精心构思人物说话时的语言环境,因为客观的时间,地点,场合,处境都明显或潜在地,直接或见解地影响到台词的含义。

(三)口语化

戏剧演出的艺术效果决定了戏剧语言的口语化。通俗易懂与深刻含蓄并不矛盾,口语化的语言也决不是生活语言的照搬,还必须经作者精心提炼。口语化体现在以下几点:

1. 语言简练自然,浅显易懂,上口顺耳。

2. 要善于运用符合人物心理状态的断续句,半句,破折号,省略句等,用不完整的语言,表现激烈的内心活动。

3. 要注意语言的形象化。多运用比喻化了的形象语言,以帮助观众理解人物语言的内涵。

4. 要具有感情色彩

戏剧语言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语言,文体要求更为苛刻,也更难为作者驾驭。〈北京人>作为曹禺最成熟的剧作,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该剧的语言完美体现了戏剧语言的三个一般要求------动作化、个性化、口语化,值得一再品位鉴赏。

另外,三个要求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交融,缺一不可。动作性展开激化戏剧冲突,而人物的个性也在口语化的言语冲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要创作引人入胜的戏剧情节,饱满鲜明的人物形象,也离不开这三个基本要求。只有深刻领会三个要求的深层含义以及其内在联系,才能更好的创作和鉴赏戏剧文学语言。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