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大虾:如何作好低压电器的预防性维修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2-09-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教育/科學 >> 理工學科 >> 工程技術科學
 
問題描述:

我是一名电工,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突发性的电器故障,如何能够提前发现隐患一直困扰着我,请指教!谢谢!

參考答案:

供电安全只有二个大问题,一是高电压,引发的绝缘问题,二是大电流引起的截面不足和断流灭弧问题。

对低压电器来说,高电压的事不存在,重点考虑大电流及造成有影响就可以了。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检查某回路上在装的电气设备是否都不过流,即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数均大于最大负荷电流数。

现在许多小厂家没有技术能力,属“仿造”,铭牌参数与实际有差距。你选取他的是600A开关,可不能按600A的用,只能当400A用,这是许多问题的关键。

2、检查在装的电气设备是否满足该地短路电流的冲击。保证不会出现当负荷侧发生短路后,开关也动作跳开了,但开关等电器也“炸”开了的现象。

3、新型开关大部分能调整动作定值,你对照说明书,没有的可以到网上查,对能设电定值的地方进行整定,可能对减少事故次数和缩小事故范围有好处。

4、观查机械特性,对有松动、震动,响声过大的进行检修。

下面是我在“用电检查培训班”上的讲稿,供你参考。

用电现场检查的基本方法(不动手是基本要求)

“六诊”-----口问、目测、耳听、鼻嗅、触试、表测

口问检查方法:就是通过对用户的询问来发现运行、管理、经营上的问题

01 向用户运行人员询问检查期内(半年)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有否变动;

02了解变、配电站运行情况,设备使用情况,了解检查期内设备病历和是否有故障发生;

03如有事故,应了解事故发生时全过程,应询问故障发生之前有什么征兆,故障发生时是什么现象,当时天气情况如何,电压是否正常,事故时是否有操作;如何处理,是否有反复;

04向用户运行人员询问检查期内供电质量等技术指标是否正常;

05近期是否有增容、改造等打算。

目测检查方法:通过目测设备外观的变化来发现异常情况

01通过目测可以发现的异常现象综合如下:

⑴破裂、断线

⑵变形(膨胀、收缩、弯曲)

⑶松动

⑷漏油、漏水、漏气

⑸污秽

⑹腐蚀

⑺磨损

⑻变色(烧焦、硅胶变色、油变黑)

⑼冒烟、接头发热(示温蜡片熔化)

⑽产生火花

⑾有杂质异物

⑿不正常的动作等

这些外观现象,往往反映了设备的异常情况,因此靠目测法就能作出初步分析判断,是用电检查的主要方法。

02查看信号显示和表计指示是否正常;

03检查一次设备和二次接线等是否有更动的痕迹等

04检查封印完好

耳听检查方法:

虽然设备相对来说都是静止的,但大多设备在交流电作用下会产生振动并发出各种声音,这些声音是运行设备特有的,是设备运行状态的特征,可以通过它的高低节奏、音色的变化、音乐、量的强弱是否伴有杂音等,来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以变压器为例:

01正常运行时,变压器发出轻微有规律、连续均匀的嗡嗡声;

02变压器的声音比平时增大,若声音均匀,可能是过电压或过负荷;

03当发出嗡嗡声有变化时,这时负载可能有很大变化,如大设备启动。

04当发出哇哇声时,可能有大设备启动或高次谐波分量大。

05当发出沉重的嗡嗡声时,可能是过载。

06当发出很大噪声时,可能是变压器通过很大的短路电流。

07当发出异常音或很强的噪声,可能是铁芯夹紧螺丝松动或铁芯松动。

08发出放电声,可能是内部接触不良或有绝缘击穿现象。

鼻嗅检查方法:

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过热产生的气味,大多数正常人都能嗅到并能辨别,若嗅到设备过热或绝缘材料被烧焦产生的气味时,应立刻检查有无冒烟的地方、有无变色的部位、听听有无放电的声音,直到查出原因为止。(打开强排风)

01如过热、短路、闪烙故障,可能闻到焦味、火烟味和塑料、橡胶、油漆等受热挥发的臭味;

02对注油设备内部短路、过热、进水受潮后,其油样的气味也会发生变化,出现酸味、臭味、火烟味等。

触试检查方法:

用手触摸设备有关部位,根据手感温度和振动判断故障。

01主要应用于不带电且外壳接地良好的设备及其附件,检查其温度和温差;

02应用于二次设备(如继电器等)发热、振动等的检查;

03禁止用手触试带电设备,运行中变压器、消弧线圈中性点视为带电。

表测检查方法:

01用钳型电流表测量回路电流;

02用万用表测量回路电压;

03用相位伏安表检查电能表接线;

04用电能质量监测仪测量电能质量参数;

05用红外测温仪测量设备及接头的温度;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