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的时期,特征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2-09-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文化/藝術 >> 歷史話題
 
參考答案: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较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距今约5000至6000年前,持续时间约2000年。红山文化分布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红山文化因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红山而得名。

红山文化的年代,与仰韶文化中、晚期相当,其生活有以下特色:

=======

生产工具

=======

有不同的类型,包括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细石器;农具数量甚多,有石耜、石犁、石锄等。

=======

陶器制作

=======

红山文化的陶器,分为泥质红陶和夹沙灰陶两种。细泥的彩陶用作煮食,夹砂的划纹粗陶用来盛载食物。此外,还一些孕妇陶像。

=======

经济活动

=======

以农业为主,饲养业也很发达,人们饲养猪、羊等家畜,有时也会以狩猎、采集野果为生。

=======

玉石雕刻

=======

动物型的玉石雕刻十分精巧,以猪、虎、鸟等形状为主,工艺水平极高,是红山文化的一大特色。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