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得税税率变动的情况下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应如何调整?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2-09-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商業/理財 >> 財務稅務
 
問題描述:

最好用实例说明一下,谢了!

參考答案:

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税率的变动,无需对暂时性差异所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进行特别的会计调整。举例说明如下:

假设:某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而税务处理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预计净残值为0,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第1年企业所得税税率30%,第2年国家出台新政策,从第3年起企业所得税税率下降为20%。则,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题中:

第一年:

会计折旧额 = 100 * (5 / 15) = 33.33万元

账面价值 = 100 - 33.33 = 66.67万元

税务折旧额 = 100 / 5 = 20万元

计税基础 = 100 - 20 = 8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80 - 66.67 = 13.33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 13.33 * 30% = 3.999万元

(假设企业未来很可能取得足够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下同)编制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999万元

贷:所得税费用 3.999万元

第二年:

会计折旧额 = 100 * (4 / 15) = 26.67万元

账面价值 = 66.67 - 26.67 = 40万元

税务折旧额 = 100 / 5 = 20万元

计税基础 = 80 - 20 = 6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60 - 40 = 2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 20 * 20% = 4万元

当年应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4 - 3.999 = 0.001万元

编制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0.001万元

贷:所得税费用 0.001万元

第三年:

会计折旧额 = 100 * (3 / 15) = 20万元

账面价值 = 40 - 20 = 20万元

税务折旧额 = 100 / 5 = 20万元

计税基础 = 60 - 20 = 4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40 - 20 = 2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 20 * 20% = 4万元

当年应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4 - 4 = 0万元

当年无需编制会计分录

第四年:

会计折旧额 = 100 * (2 / 15) = 13.33万元

账面价值 = 20 - 13.33 = 6.67万元

税务折旧额 = 100 / 5 = 20万元

计税基础 = 40 - 20 = 2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20 - 6.67 = 13.33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 13.33 * 20% = 2.666万元

当年应减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4 - 2.666 = 1.334万元

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334万元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334万元

第五年:

会计折旧额 = 100 * (1 / 15) = 6.67万元

账面价值 = 6.67 - 6.67 = 0万元

税务折旧额 = 100 / 5 = 20万元

计税基础 = 20 - 20 = 0万元

当年应减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2.666 - 0 = 2.666万元

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2.666万元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666万元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