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常提到的“魔”究竟是什么东西啊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12-09-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社會民生 >> 宗教
 
參考答案:

【魔】

梵语ma^ra,巴利语同。全称为魔罗。意译为杀者、夺命、能夺、能夺命者、障碍。又称恶魔。指夺取吾人生命,而妨碍善事之恶鬼神。‘魔’字,旧译作‘磨’,至南朝梁武帝时始改为‘魔’字。据普曜经卷六降魔品载,佛陀成道时,魔王波旬曾遣派欲妃、悦彼、快观、见从等四女前来扰乱。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载,魔王系住于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之高处,为破坏正教之神,称为天子魔,或天魔波旬。另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七记载,魔王波旬具有色力、声力、香力、味力、细滑力等五力。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举出欲贪、不欢喜、饥渴寒热、爱着、睡眠、惊怖恐畏、狐疑惑、嗔恚忿怒、竞利争名、愚痴无知、自誉矜高、恒常毁他人等十二魔军。又由内观而言,烦恼、疑惑、迷恋等一切能扰乱众生者,均称为魔;由自己身心所生之障碍称为内魔,来自外界之障碍称为外魔,二者合称为二魔。

大智度论卷五载,除诸法实相外,其他一切均为魔。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列举四魔之说,即:(一)五蕴能生起种种苦恼,为夺命之因缘,称为五蕴魔,又作阴魔、蕴魔、五众魔、阴界入魔。(二)能招感从生至死之烦恼,称为烦恼魔。(三)‘死’本身称为死魔。(四)障碍解脱生死者,称为天子魔,又作天魔。又四魔加上‘罪魔’,则为五魔;或四魔加上无常、无我等四颠倒心,则为八魔。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九则举蕴、烦恼、业、心、死、天、善根、三昧、善知识、菩提法智等十魔。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则总括魔为分段魔、变易魔二种,前者为烦恼障,乃障碍二乘者;后者为所知障,乃障碍菩萨者。分段、变易二魔又各有四魔,合为八魔。其他如摩诃止观卷八下,于修禅中所起之魔,有详细说明。对治魔之方法,或念三归、五戒等,或诵治魔咒,或念佛等均可。又密教修法中,常限制一定之区域修结界法,来防止魔障进入。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