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篇吧,引自
东方人,尤其是炎黄子孙,说起龙,无不龙马精神、津津乐道:龙乃吉祥的象
征,龙有超凡的神力和智慧。炎黄子孙乐为“龙的传人”。可是,在广告商标上碰到
“龙”,在机构商号中见到“龙”,用英语翻译起来,有些人就如叶公见真龙,避之
则吉了。其理由是,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是“凶残的魔鬼”,是“可憎
恶的象征”。因此,经济发展迅速的亚洲四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亚洲四小龙”时,
译界多半谈dragon色变,不少人译“龙”为“虎”(tiger)。“亚洲四小龙”因之
被译为four Asian tigers(“亚洲四小虎”)。
汪滔在《“亚洲四小龙”应译为“four Asian tiger”吗》①一文中,从译文
应起桥梁作用,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文化精髓;译文应有效地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
世界人民对“龙”的文化底蕴和引申意义的理解会逐步加深,不会对“龙的传人”充
耳不闻、熟视无睹等三个方面出发,表达了他的不同看法,认为“亚洲四小龙”还是
译为“four Asian dragons”好。 汪文很值得一读。
实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确实加深了对东方“龙”的理解了。在东西方
文化交汇(East meets West)、国际交流频繁的香港,很多商号带“龙”的公司机
构,都拒绝译“龙”为“虎”。港龙航空公司者,Dragonair也,在英文报刊上图文
并茂地大卖广告。游龙(香港)旅运有限公司,就是Flying Dragon (H.K.)
Travel Service Limited . 远龙国际有限公司,则为Far Dragon
International Limited . 双龙置业有限公司直译D-Dragon Estates Co., Ltd.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区内的“龙舫皇宫”酒家,大大方方地译为Dragon Boat
Palace ,还让腾龙的形象跃然壁上。不见西方人士望“龙”止步,却见中西食家客
似云来。美国马州教育家Ms Edith Simons为推动中外教育交流而组织的“诗妮姿国
际旅游”机构,干脆就以“龙”为徽,印“龙”名片上。1997年12月31日晚上,为庆
祝中南建交,在南非广播公司演播大厅举行的联欢晚会上,舞台两侧柱子上雄踞着南
非独有的猎豹和象征中国的巨龙。照译“龙”为“虎”的逻辑,上述诸龙都译
“虎”,行吗?!
由于不少人把“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Asian tigers,问题来了。东南亚金融
风暴刮得厉害之时,不明就里的人将four Asian tigers回译为“亚洲四小虎”,在
报上发表文章,竟提出:这亚洲四小虎还能变成龙吗?这是译“龙”为“虎”所引出
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