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曾经创了个“追屁股打”迫使国际篮协改规则?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09-04-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體育/運動 >> 籃球/NBA
 
問題描述:

今天看FIBA解说时候说是钱澄海发明的~想具体了解一下~

參考答案:

“追着屁股打”,这是男篮前国手王立彬对老教练钱澄海发明的打法的形容。20年前,钱澄海执教的中国男篮在西班牙举行的世界男篮锦标赛上,接连战胜波多黎各、希腊等劲旅,第一次在有24支队伍参加的世界大赛中进入前十二名,位列第九,使人看到中国男篮跻身世界强队的曙光。

当时的中国男篮,主力阵容身材最高的不过是王立彬这样2米02的中锋,内线薄弱,国际大赛经验也不丰富,之前的世锦赛上曾输给巴西队50多分,与欧美强队差距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钱澄海教练依据中国队实际,制定了一套以快攻为主的打法,不管是发端线球、边线球还是断球成功,中国队拿到球即发起快攻,常常对方刚投篮中的,还没退回自己半场转身落位防守,中国队已经将球打到篮下实施攻击了。

如今,中国男篮又一次出征世界锦标赛,队员的身材、内线的实力远胜20年前。中国队平均身高达2米02,在24支队伍中应排在前三位,中锋姚明、王治郅均是打过NBA的好手,姚明更是蜚声国际篮坛。按说,中国男篮此次征战东瀛,应该取得比20年前更佳的成绩。然而,从近两个月一系列热身赛的情况看,形势并不乐观。主力队员身上有伤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中国队尚未形成一套具有鲜明风格的技战术打法。比阵地战、内线进攻,远不如立陶宛、希腊等欧洲强队,比紧逼盯人、攻击性防守,根本不是美国、巴西等美洲劲旅的对手,论内外结合、转移快、打得巧,和阿根廷队没法比。中国球迷高喊的“明郅组合”,不过是媒体的一种炒作,多吸引一点目光而已,谈不上作为制胜武器。

中国的篮球、足球、排球等大球项目,以往曾吃亏于队员身体条件比不上欧美球队,所以近些年格外注意发现选拔大个子。有高大队员当然不是什么坏事,但并不是有了身高就有一切,姚明并非中国男篮打开世界冠军大门的钥匙。三大球作为集体项目,展示的不仅是明星个人风采,更注重的是团队配合、战术以及球队的战斗作风。如果没有打法的创新和特色,不论中国男篮还是男排、男足,想进入世界一流,没有可能;对于曾有过辉煌战绩的中国女排、女篮、女足也是同理,千万不能丢掉自己过去成功的秘诀和宝贵经验——走自己的路与大胆创新。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