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临沂的高一年级不都发了两本语文阅读吗。就是和那些叫导与练一起发的,我们老师非让翻译其中的第一册好像叫《你的微笑》其中11.12两课(是两篇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可放假了我又忘了拿那本书,就知道其中一篇时是苏轼写的希望大家帮帮我吧
參考答案:别着急……
11课是《石钟山记》(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翻译: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
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象音乐演奏起来一样。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明白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12课是《登泰山记》
[清] 姚鼐
泰山之阳[2],汶水西流[3],其阴[4],济水东流[5]。阳谷皆入汶[6],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7],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8],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9],自京师乘风雪[10],历齐河、长清[11],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12],至于泰安。是月丁未[13],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14]。四十五里[15],道皆砌石为磴[16],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17]。余始循以入[18],道少半[19],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20]。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21],崖限当道者[22],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2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4],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25],而半山居雾若带然[26]。
戊申晦[27],五鼓[28],与子颖坐日观亭[29],待日出。大风扬积雪扑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30],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31],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32],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33]。回视日观以西峰[34],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35],又有碧霞元君祠[36]。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37]。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38],其远古刻尽漫失[39]。僻不当道者[40],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41]。少杂树,多松,生石罅[42],皆平顶。冰雪[43],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注释】
[1]泰山:在山东泰安北,屡见前注。
[2]阳:山的南面。
[3]汶水:俗称大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县东北原山山南,西南流经泰安县东。
[4]阴:山的北面。
[5]济水:上游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下游从黄河分出,河道屡有变迁,曾一度东流至山东济南市北,经今小清河河道入海。
[6]阳谷:指南面山谷中的水流。
[7]“当其”二句:在那山南山北水流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古长城”,指战国时齐国所筑的长城。西起山东平阴,经泰山北冈阳谷、阴谷分界处,东至胶南的琅邪台入海。
[8]日观峰:在泰山山顶,五更天可在峰顶观日出,故名。
[9]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即公元1775年1月。
[10]京师:清首都,即今北京市。乘:冒着。
[11]齐河、长清:都是县名,在今山东济南市西边。
[12]限:界限。
[13]是月丁未:这里指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775年1月29日。
[14]朱孝纯:字子颖,山东历城人,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当时任泰安府知府。
[15]四十五里:实际仅二十几里。
[16]磴(dèng):石头台阶。
[17]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水经注》,已见前简介。环水:载见《水经注·汶水》。
[18]循以入:指沿着中谷进去。
[19]道少半:路走了一小半。
[20]天门:泰山地名,为登泰山顶峰通常经由的山口,已见《封禅仪记》注。
[21]“今所”句:谓现在所走的登山路线,是经过中岭到达山顶。“及”,到达。
[22]“崖限”二句:意谓那象门户一样挡着道路的山崖,人们都称它为天门。“限”,门槛(kǎn)。“云”,语气助词。
[23]及:等到。
[24]明烛天南:意谓雪光明亮,照耀着南边天空。“烛”,动词,照耀的意思。
[25]徂徕(cùlái):山名,在山东泰安东南约四十里。
[26]居雾:停留着的云雾。若带然:像白带子一样。
[27]戊申:二十九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表明这个月是小月。
[28]五鼓:即五更,天快亮的时候。
[29]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上。
[30]稍见:依稀可见。樗蒲(chū):古代的一种赌具,形状像后来的色(shǎi)子,此喻远方云雾中带雪的山峰。
[31]“极天”句:意谓在天的尽头,有一线云烟,颜色特别。
[32]“日上”句:太阳冉冉上升,颜色纯红如朱砂。
[33]东海:泛指东方的海洋。
[34]“回视”五句:意谓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太阳光照射,有的照不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然而,却都像弯腰曲背。“绛”,大红色。“皓”,白色。“驳(bó)”,颜色不纯。“偻(lǚ)”,弯腰曲背的样子。
[35]岱祠:指泰山顶的东岳庙,奉祀泰山神东岳大帝。
[36]碧霞元君祠:在泰山绝顶,建于宋真宗时,初名昭应祠,嘉靖年间改名碧霞。“碧霞元君”,女神名,相传为东岳大帝的女儿。
[37]皇帝行宫:这里指清高宗在泰山的临时住处。乾隆十三年(1748)春,清高宗巡视山东,曾在泰山住宿。“行宫”,皇帝外出时的住处。
[38]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656--661)。
[39]漫失:磨灭缺失。
[40]僻不当道者:偏僻不在路边的。
[41]圜(yuán):通“圆”。
[42]石罅(xià):石头裂缝。
[43]“冰雪”三句:这时正值隆冬,所以说,到处是冰雪,没有瀑布,也没有什么鸟兽的叫声和踪迹。
【作者及题解】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充任四库全书馆纂修。书成后,以御史记名。不久,乞养南归,主讲于江宁、扬州等地书院40多年,为“桐城派”重要人物。他工古文,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以阳刚、阴柔区别文风,提倡“神理气味”,贬薄“格律声色”。著有《惜抱轩文集》,所选《古文辞类纂》流传较广,影响颇大。
本篇选自《惜抱轩文集》。它主要记述了作者在隆冬除夕,从泰山南麓经中岭登日观峰的路程、沿途观感、在日观亭守岁以观日出的豪情壮志、归途所见以及冰雪泰山的肃杀寂静物候,笔调雅淡,学识淹通,结构简洁,文辞清丽。它记路程清楚求实,述古今简略平实,写景状形似有神,寄情怀尽在言外,无一字议论,没有一点自栩,而作者的博雅君子、倜傥志士、一介书生的风姿神情,在记事写景中自然流露。它不仅出色地描写了隆冬除夕登泰山以观日出的壮观情景,表现出作者的雅兴高致和豪气毅力,更由于它融会“义理、考据、词章”于一体,意境含蓄,神采清扬,耐人咀嚼,因而既是“桐城派”的佳作,也是泰山游记中的一篇杰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