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的一段.
全文为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你所举出的四句话,是佛祖在讲经时对弟子舍利子时说的几句话。舍利子是佛的弟子,他的智慧第一。佛嘉许他在大众之中是智慧第一。因此,佛对舍利子说:你行观空,亲身体空,乃四大的假合,属于地水风火,故名为四大。这四大假合是空而无实的。
何谓四大—地、水、火、风,加我们人身体之肋骨、皮毛等是属地大。精血、痰唾、汗液等属于水大。体中暖热是属火大。呼吸是风大。我们人便是具足这四大以为身的。
观身四大为空。这个空是有情的。那么,无情的呢?此如桌是木造的,它依火成灰,继以风吹灰没。故说无情也空了。
佛说:我们要学观色不异空,观色身与空不两样,这种修法,是起心观照般若。知色当体空,不要分别色,一切无情,山河大地、草木桌椅等,不分别它,亦不执着它,也就是色当体都是空。
佛指示舍利子学修观空法,不分别它,观身外的无情万物都空。换句话说,佛是指示舍利子观色当体空,不要起观分别意。各位行者,我们应该学起心观色当体归空
“受想行识,亦复加是”,这是承上经句的色蕴而说的话。佛说色不异空的色法是指身法。不异空即与空没两样;即是说色、空是一样的。不独身法与空一样,受想
行识这些心法也是与空一样。受者是领纳为义。想是思想。行是心起作用。识属分别意,是第六意识而不离第八识,互相是关连的。
这便是了义般若。须要解说使大家明臼,建立起心观照,始能进一步行深智慧。由此能度一切苦厄。不但能自度,而且能度一切的苦,度尽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之苦。
从这样的观照,而照见了身心二法皆空。身法即空,心法亦无。那一切的妄想执着也都消除净尽了。那么,所谓皆空的空,是个什么空呢?那就是空相。空相就是无为相。佛又说:空相而不空。这怎么解释呢?空相从心体上说,一切法皆无,都无执取了。这是空相。不空即有,这是妙有【表面像是有,实际却是空】也就是明见心的本体之性相。
佛就是要舍利子学习,修空相妙有之法。
有人听了此经文,明白的不少;不明白的也很多。为什么呢?就是在这空相即不空,不空即妙有的问题上,佛常常说妙有无为。有人认为佛说的话好像前后矛盾,又似笼统。为什么佛要这样说呢?空相,即是实体,是心的本体。是人人本具的心体。我们在起心动念,想东想西,妄想纷飞时,心体便见不到。在起心动念的妄想忽止时,清净心性即时显现如静水,这就是心之本体性。也就是妙
有空相之实相。这样,相信大家可以明了般若心经的大意了。
根据楞严经所载:佛陀对阿难说,在室罗筏城中的清晨,未食之家在欲炊的时后要做饭便须生火。那时,固然不加现在的那么方便。只好手执阳燧,到日光去求火怎么样求法呢?那是一手持镜,一手持艾子,由日光引火,燃艾而得。这便是指出了空相不空的道理,因为真空可以取火。大家想想看,如果二百个人取镜,二百个艾子。那么,这里都是火了。加果全台湾的民众都这么做,那么这个复兴基地全是火了。久者如果世界的人民都这样做,那整个地球都起火。故说空相不空。故说四大—地、火、水、风,亦复加是。因此,我们的身体也是。你可要认识身体是空,但有是妙有,是心之本体起作用。这样,即可了知清净的法身是什么了。
以上摘自
可以好好看一下全文及注解,应该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