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09-08-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人文學科 >> 中國文學
 
問題描述:

桃花源记里面有两个"外人"意思一样吗??

第一个"其中往来钟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第二个"不足为外人道也"

參考答案:

桃花源记》中共有三处提到“外人”: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 新版教材中对“外人”的注释,依然根据以往的提法,在第1句中注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 这种理解,在第2。3句中,是比较合适的。但在第1句,这样理解则有不妥。理由有二:

> 一。从行文来看,“悉如外人”是渔人见到桃花源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后的感叹,评价。“外”应当是从渔人角度而言,“外人”应当是指“晋朝以外的人”。

> 渔人进入桃花源,见到许多事物,如田地房屋,虽然这些山外也有,但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是“良田”“美池”,与渔人生活的荒凉破败之景完全不同。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怡然自乐”,和外面处在重税灾之中的农民形成强烈的对比,是当时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晋朝人所不敢想像的。渔人在这恬静和谐之中,对桃花源人的一切,包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产生出一种新鲜感。这种感觉包括“悉如外人”的感慨。所以,“外人”不能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 二。从《桃花源诗》也可以看出,这里将“外人”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也是不妥的。

> 陶渊明虚构的这人间仙境,始自“先世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他们“奇踪隐五百”(《桃花源诗》),与世隔绝,自行繁衍了很长时间,仍然是“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桃花源诗》),这就很明确的表明,桃花源人的生活习性,包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不可能“悉如”“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第1句中的“外人”,应当就指“晋朝以外的人”。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