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的出处?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09-08-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人文學科 >> 中國文學
 
參考答案:

众志成城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解 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 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用 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 例:段祺瑞既得国务员同情,便以为~,正可一战。(《民国演义》第八十八回)

近义词:众擎易举、万众一心、戮力同心

反义词: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同床异梦

英 文:unity is strength <when people are unified with a single will,they are as strong as city walls>

典 故:春秋末年,周景王突然废止小钱而造大钱,搜刮百姓的财产,他把从民间搜刮来的铜铸成大钟,大臣都反对,司乐官州鸠也不能劝阻他。一年后大钟造成,拍马的人都说声音好听,州鸠认为要天下百姓拥护才行,告诫说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