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社会容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旅游社会容量也称心理容量(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或行为容量(behavioural car-rying capacity)。指旅游地居民对旅游者数量和行为最大的容忍上限。由于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常在种族、文化、经济、宗教、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故旅游者的出现必然对居民造成一种心理影响。如果游客数量过多,对当地居民会产生一种心理压力。随着旅游者的大量涌入,还会造成物价上涨,使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业产生抵触和不满。西方学者将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分为5个阶段:①欣喜。对发展旅游业持热忱态度;②冷漠。只把旅游业当成一种获利手段;③不满。游客数量接近饱和,接待地难以迅速增加旅游设施;④对抗。居民把一切不满都与旅游者相联系;⑤居民对旅游业失去兴趣,环境也受到破坏。所以,任何一个旅游地的发展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旅游社会容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