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宋赵佶书诗册页
【类别】中国书法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宋徽宗(1082-1135),姓赵名佶,虽然不是一位英明的国君,可是却是一位艺术造诣卓越的帝王。他除了大量收藏书、画名迹,主导北宋晚期的画院之外,自身也精工书、画,足以挤身名家之列。在绘画上,他讲究写实(写生),而在书法上,他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更是发展出一种瘦硬劲挺、纵横开张的书体样式-「瘦金书」,在书史上留名千载。
这幅诗帖,就是展现了宋徽宗「瘦金书」神采的精品之一。帖上的每一个字都细瘦、挺拔,笔划舒展、遒丽。在转折处,都明显可见书家刻意将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的痕迹保留下来,形成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似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似飞而干脆等特点,通幅极具精神。
这幅「诗帖」是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过去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宋徽宗廿九岁(1110)时所作。
释文:
欲借嵯峨万仞崇。故将工巧状层峰。数寻苍色如烟合。一片盘根似藓封。院宇接连常籍竹。池亭掩映却凭松。分明装出依巖寺。只欠清宵几韵锺。
风霜正腊晨。早见几枝新。预荷东皇化。偷回北苑春。旗枪虽不类。荈孽似堪伦。已有清荣谕。终难混棘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