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泥 蚶 (蚶科)

Tegillarca granosa

[地方名]粒蚶、血蚶、瓦垄哈。

产地及产期: 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此外,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均进行人工养殖,产量颇丰。

[介绍]贝壳极坚硬,卵圆形,两壳相等,相当膨胀。背部两端略呈钝角。壳顶突出,向内卷曲,位置偏于前方,两壳顶间的距离运。放射肋粗壮,有18~22条,肋上具明显的结节,呈瓦垄形。壳表白色,被褐色壳皮。壳内面灰白色,边缘具有与壳面放射助相应的深沟。铰合部直,齿细密。前闭壳肌痕小,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大,四方形。

[产地、产季]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8~10月份产卵期为生产旺季。此外,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均进行人工养殖,产量颇丰。

[经济价值]泥蚶肉味鲜美,可鲜食或酒渍,亦可制成干品,壳可入药。因其价格便宜,堪称大众化的海鲜品。泥蚶是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Ark shell,日文名为ハィガィ。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香港、澳门。出口口岸:浙江。

营养分析泥蚶富含特有的血红蛋白和维生素B12,有补血、温中、健胃的功效。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都可食用

1. 适宜症:瘕痞块,老痰积结、胃痛泛酸等症;

2. 脾胃湿热盛者忌食。

烹饪指导食蚶肉应煮熟。

另外蚶肉咸以软坚,故有消痰散结的功效,治症瘕痞块、老痰积结等症,常与三棱、莪?、桃仁、鳖甲等配合应用。

食疗作用蚶肉味甘咸、性温,入脾、胃、肝经;

具有补益气血、健脾益胃、散结消痰之功效;

用于症瘕痞块、老痰积结等症;又有制酸止痛作用,可用治胃痛泛酸的病症。

其他相关清道光《乐清县志》记载:“蚶俗称花蚶,邑中石马。蒲岐、朴头一带为多,取蚶苗养于海涂,谓之蚶田。每岁冬杪,四明及闽人多来习蚶苗。”

清光绪同知陆玉书写蚶田的诗曰:“永嘉江外水连天,一望苍茫不见边。渡过铧锹三十里,谁知沧海变桑田。”同时代诗人王步霄《养蚶》诗云:“瓦垄名争郭赋传,江乡蚶子莫轻捐。团沙质比鱼苗细,孕月胎含露点圆。愿祝鸥凫休浪食,好充珍馐入宾筵。东南美利由来檀,近海生涯当种田。”清奉化文人孙事伦也有《养蚶》诗:“荦荦瓦垄子,纷产东海涂……”在写泥蚶的诗篇中,我较为欣赏的是清代临海诸生的朱邺华,他有《椒江竹枝词》诗:“一夜潮回葭船,花蚶白蟹不论钱。祀过周七娘娘庙,满地青虾带雨鲜。”这首诗虽然带有宋文学大家王安石《黄田》诗的韵味。

早在三国时期《临海异物志》中曾载泥蚶有“益血色”之功效,清朝《食疗本草》载蚶:“润五脏,治消渴,开关节。”《四声本草》:“温中消食,起阳。”《医林纂要》也说:“补心血,散瘀血,除烦醒酒,破结消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