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对色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无机离子以及离解很强的有机离子通常可以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或离子排斥色谱进行分离。有很多大分子或离解较弱的有机离子需要采用通常用于中性有机化合物分离的反相(或正相)色谱。

然而,直接采用正相或反相色谱又存在困难,因为大多数可离解的有机化合物在正相色谱的硅胶固定相上吸附太强,致使被测物质保留值太大、出现拖尾峰,有时甚至不能被洗脱。在反相色谱的非极性(或弱极性)固定相中的保留又太小。在这种情况下,就可采用离子对色谱。

原理:将一种(或多种)与溶质离子电荷相反的离子(对离子或反离子)加到流动相中使其与溶质离子结合形成疏水性离子对化合物,使其能够在两相之间进行分配;

阴离子分离:常采用烷基铵类,如氢氧化四丁基铵或氢氧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作为对离子;

阳离子分离:常采用烷基磺酸类,如己烷磺酸钠作为对离子;

反相离子对色谱:非极性的疏水固定相(C-18柱),含有对离子Y+的甲醇-水或乙腈-水作为流动相,试样离X-进入流动相后,生成疏水性离子对Y+X -后;在两相间分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