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青铜双变葵花, 直径13.3厘米, 圆钮,八瓣葵花形,钮两侧各一变鸟立于花枝上,作振翅翘尾状。
青铜镜,是古人日常生活中的常备用具,早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中就已经有青铜镜出现,而后经过商、西周、春秋,在战国得以发展,至汉唐臻于灿烂辉煌,又延续至宋元明清,直至近代逐步被玻璃镜所取代。
青铜镜除了起照容整装的作用,还被用来装饰、馈赠、祈求吉福、传达情谊。因此,与凝重深沉、内涵深厚的青铜礼器相比,青铜镜更多地表现出赏心悦目的特质,并蕴含着使用者和制作者所处历史时代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乃至整个社会风俗。
现在由于出土的铜镜受地下土质、水质、温度、湿度等影响,铜镜的表皮出现银背与铅背,还有青绿背、黑漆背、绚丽斑斓,更令人爱不释手。由于不同时代铸造的铜镜具有不同时代的特征,它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兴衰,因此对其投资收藏极具价值,其前景是无法估量的。有位著名收藏家曾说过这样一句带有哲理性的名言:“收藏到一件珍稀文物无异是收藏了一个时代。”这话对铜镜收藏也是很有启示的。